甚至車子性能跟不上自身體力及技術時
就會覺得花錢提升車子性能並不算貴了
分享個經驗吧!
我的鐵馬(G牌AT900,3千多元入手)
原本是上下學通勤及買東西用
加入車隊後,跟著教練及隊友去幾趟陽明山郊遊後
車子很明顯達到一個極限
輪圈鋼絲連結花鼓的地方斷裂、BB滾珠破損、煞車(吊式)損壞...等
拆除置物架及鋁合金擋泥板減輕重量、更換LX、STX的零件
經過多次改造後,也依照自己的經濟及體能作部份零件的升級
最後除了車架沒換過外,其餘零件都不是原本AT900的零件
但,改造還是有極限...面對外雙溪中央社區的爬坡賽
車子性能無法讓我再縮短時間
所以就騎著AT900至苗栗,準備打造新的車子(CITA碳纖車,印象中好像2萬多)
這是我第一次花了破萬的資金買車的故事
而那台AT900(改),目前仍舊是我練體力的好夥伴,至今14年仍現役中
現在的自行車價格有點炒作的感覺
老實說,入門、剛學可以先從千元的車款著手
因為6、7千元左右和1~2萬元出頭的車子
平路性能上差異性不會很大
除非買車是要拿去爬山或者比賽用的!!
否則一般平路、橋墩及河濱並不需要高性能的車種!
預算拿去投資安全帽等安全配備比較重要
先了解自己的騎乘個性及提升體能和技術
再去打造屬於自己的好車,會比丟下大把鈔票卻換來不適合自己的車子來的好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