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若是媒體知道騎機車、自行車上班的"傷亡率"有多高,應該就不會只報導"三年省40萬"的偏頗內容了

355911 wrote:
這邊就是您的意見囉要...(恕刪)


是啦,是啦......最好不要出門就沒意外啦

所以每天在外通勤的人,還是在路上騎車的都沒有家人.......

就是要顧慮大家的家人所以才呼喻大家路上車輛行人大家互相禮讓,互相遵重

行人有行人的路權,單車,機車,汽車各有路權.....大家互相為對方想想不是好事

各有各的難處,總不能說為了自己方便而不管別人如何吧....(之前所說會被撞飛什麼的,不都是沒顧慮到別人所發生

的)

如果哪一天路上都沒單車了,那自行車道也就不用規劃了,配套也不用做了....

你不做沒人怪你....但是至少也給目前在路上通勤的人一些鼓勵吧......澆別人冷水是一件很得意的事嗎???沒有這

些人,政府會去做這些規劃嗎!!還是大家都不願意現狀有所改善....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Willien Chen wrote:
要不要單車通勤本來就是看個人,如果只會跟著媒體起舞不也是很可笑,我單車通勤已經兩年多了,有些人會說是我運氣好沒碰到,難道就不能想想怎麼讓自己不要碰到


我後來有修正: 台北縣市區域!! 因為開此主題除了一開始怕"健康、休閒的單車族"誤解我想表達的是針對原本平靜的自行車族群生態(也就是您所說的:會騎的人早就在騎著上下班了,不會騎的人藉口一堆也不會想騎)因為媒體的錯誤報導,造成了一些原本不是屬於自行車上下班族群的人"加入"了這個在已經夠亂的台北縣市區域(也可能包括其他縣市)的通勤時間來當作交通工具的話,你看,後來討論到後面,大家都已經看得出來到最後"自行車上班族群"最有可能的騎法可能是騎在"人行道"上! 那路人的路權又被干擾了。

日本這幾年的報紙也在討論許多白目的自行車主在人行道上的騎乘習慣不好也造成了路人的威脅,但是這些在台灣尚未成為話題的原因是因為有些都市的人行道上"障礙物多",所以除非是騎登山車款的自行車上上下下方便,不然一般的淑女車有時真的都還是騎在平坦的柏油路馬路上。

Willien Chen wrote:
還是某一些人想藉這些理由勸人家打消騎單車上班的念頭,難道我們這些已經在通勤的人是不顧自己安全的XXX


老實說,在台北縣市的尖峰通勤時段,連機車都擠到容易碰撞了,真的勸自行車主不要再加入這個"衝鋒線"內了,我看到的台北縣連接台北市的橋梁偶爾有腳踏車在騎時,都是騎在"人行道"上的,事實上已經影響到路人走路的權利了,但是畢竟現在通勤的單車車主以"人行道"為主要騎程道路的人還是算少數,所以還沒像日本那樣引起話題或是新聞媒體會去放大這種腳踏車與行人爭道的現象。

Willien你的立場我能理解,所以我前面有說: 恭喜你! 屬於"快樂的騎乘族群",因為畢竟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能夠已經有騎腳踏車上下班習慣的人,是最幸福的! (省錢或許不會是你所想要強調的,方便、健康才是吧!)

而既然媒體特別強調"三年省40萬"的這種鼓厲騎自行車的風潮,而且舉的例子極為不妥----是舉從頭份騎到新竹(竹科)的這種距離!! 你看,版上最近已經出現了好多這樣的"省錢一族"想加入自行車通勤的族群,卻沒考慮到連政府在政令宣導節能省電時,都是希望大家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而非是去鼓厲大家騎腳踏車上班!

所以該台媒體從一開始下的標題,就是以"聳動的"方式下了"三年省40萬"來描述內容及過程,於公(政府)於私(受影響的其他車種族群及路人)都會受到影響,因為"安全性"是相對的,我並沒有在此特別放大騎自行車的危險,而是強調"騎自行車在車水馬龍的尖峰通勤上下班的都市馬路上很危險!!" 這一點。

可能我住台北縣,每天要過橋至台北市,所以無論走哪一條橋,在上下班尖峰時間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摩托車"在衝鋒陷陣的,而且數量之多,可謂是另一種的"台灣奇蹟"! 但是畢竟機車族群在這種衝鋒陷陣的車陣中目前都還"亂中有序",原因就是因為大家的"行車速度"都差不多,快的時候一起快,慢的時候一起慢,晚上下班時更明顯,若是看到前車的"殺車燈亮起"時,已經不自覺地下意識也會壓下自已的殺車,彼此給別台車的"SINGAL"非常明確!!

而每次看到大家會在順順時(車多歸多、慢歸慢或快歸快,但"順順地有在往前"是重點),突然會看到堵住或是前車為了要避開它而打方向燈想要偏離原本的車道時,往往都是因為前面那台是腳踏車的這種人力動力車,或是真的騎很慢很慢的小台機車,由其是上橋時的上坡、與下橋時的下坡更明顯,因為機車上坡時每個人都是右手維持催油門的狀態,而要再換車道的話基本上已經是有點不好處理了,再加上腳踏車踩上坡時真的速度很慢,所以會發生碰撞都是因為"不預期的速度差"所產生的! 所以沒有特別強調是自行車主的不對,而是因為往往自行車主是"被撞的那位",所以無法預期的"由後而來的碰撞"將會是想考慮用自行車上下班的人首要注意的事項。

在台北縣市開車的車主都知道,紅綠燈一亮不用衝太快,讓前方的機車族群先疏散先走(衝走)對自已開車的前方路況才比較有保障,所以很自然的機車與汽車之間已經在"大都市"裏找到了"叢林"法則,大家從零起步的動力都差不多所以路況是比較順的。

ANYWAY, 再多的解釋,也是有範圍的,所以真的想好好利用腳踏車來上班的人,對台北縣市的民眾來說,可真的還不太容易哩~~由其是騎到了連外橋梁的部份,包括台北橋、華江橋、中正橋、福和橋、永福橋、秀朗橋、華中橋、大漢橋、中興橋、忠孝橋等......的由北縣進入北市的機車道來說,簡直不是腳踏車主可以去想像的~~

我身邊的人不乏有在尖鋒時間內"騎車過橋"的經驗,那簡直就和打仗一樣,光是每天早上在趕時間的狀況下還要處理這樣的場景,不禁令人打消了念頭,令人"不敢太堅持"以免吃虧!

所以"沒毅力"、"藉口"這類的詞真的無法套用在台北縣民想騎腳踏車去一橋之隔的台北市上班的人身上,不然又會是一陣的言語爭論了~~

也歡迎住別縣市的人哪天在非假日時休假有空來台北縣市玩的話,記得在早上7點至9點時來各大台北縣往台北市的連外橋梁"觀賞一下"那種壯觀的機車車海(外加廢氣)~~真的會令你動容的-----我經常會聯想到台灣人的"生命力"在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得到了~~
nanoitx wrote:
我後來有修正: 台北...(恕刪)


其實有些事是可以想辦法改善的.....機車多真的也是事實,雖然我不用每天過橋,但是只要過橋我會選繞遠一點的路過橋.....有人問單車通勤須要多少時間,我的回答是.....要更早起,要花上多快一倍的時間.....做不做真的就看個人

更早起的目的是為了避開上班車潮,因為單車跟機車一起拼命是很不智的事,早起一點空氣也相對的好

花上多一倍的時間,目地在於繞遠一點的路,以北縣到北市,我都會盡量利用河濱車道,說真的,平日的河濱車道是非常適合騎車的,利用越橋的人行道,自然就不必跟機車去擠機慢車道,然後利用跟目的地最近的出口,搭配比較寬的人行道的道路,台北市有不少寬敞的人行道是可以利用的.....所以單車通勤的最佳路線絕對不是最短路線

其實終歸一件事還是人....如果有人問我拿單車取代機車或汽車, 我會直接問你要不要早起床然後多付出一倍以上的時間,多繞可能要1/2以上的路,如果肯...那我會建議他可以試試....如果不肯...那我會告訴他不要去增加交通的負擔

如果單車通勤者每天為了趕時間上下班而去跟汽機車比速度比時間...真的是相當不智...當然危顯性也高

再分享一下個人在承德路上的心得.....紅燈時我會停在最前面,綠燈時我會等10-15秒鐘後在出發.....相對的...

會不會那麼的可怕......

以上.....個人經驗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三年省40萬"只是著眼在省錢、環保的宣導~並無偏頗之詞吧!
就好像報導"某七年級生靠彩繪創作月入數十萬"而不去探討個案背後的努力等~

不管騎機車、自行車,即使是行人如果不注意自身安全,勢必會發生無法預期的危險~
平心而論,除了鄉間、郊區外,現今都市環境還是不太適合腳踏車族通勤~
不用說安全性,光吸那些廢氣造成的肺部危害就划不來了~

也因如此小弟我還是把鐵馬當作運動休閒用而不是通勤工具~
會騎的人就騎吧,也請注意安全自己保重~
不騎有不騎的理由~
哈~說到後面還是老話一句"歡喜就好"
汽機車欺負單車,單車欺負行人,我平常都儘量騎人行道,雖然這對行人路權不好,至少我不會硬過,還是行人優先,且也儘量不嗚鈐鐺,不然心裏過不去也易被行人白眼。
騎行人道在台北相對安全很多。沒辦法,台灣的交通,政府一點辦法也沒有。
無能的政府。
引用連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7&t=637087#6336648

--------------------------------以下為引用文:----------------------------------

[前文恕刪]...舉個小弟我親眼的例子
去年小弟我去德國看展, 從機場到目的地小弟我租了車(享受無線高的快感)
但是當我開到了類似縣道之類的地方 (雙縣道而已)
迎面而來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女性騎著一台小小速克達, 但是後面的車龍是長到不行
緊跟在機車後面的是一台砂石車, 駕駛很有耐心的等機車灣到其他路之後才慢慢的加速, 期間也不會硬是要超車或是按喇吧趕人之類的

這就是我要說的開車道德, 也許很多人自認在陸上開車很禮讓, 但是實情往往不是這樣的 (我自己承認我是一個上了高速見一台超一台的 AS MUCH AS I CAN )...[後文恕刪]

---------------------------------以上為引用文------------------------------------

已經在吵了...,不管騎自行車上班的是否為了省錢?也不管騎機車上班的是否是因為被自行車擋路而不滿?
說實在所有的問題還是在『人』...

我們會笑比我們落後的地區或國家,但是看看比我們更尊重生命的地區或國家...

口水是沒有結果的,為自己的利益或喜好--可能會有結果,但也不見得是好結果...
希望台灣一代要比一代更重視生命,才是真的,不然就是有上太空的國力,住在這裡也不會愉快到那去...

新生的一代比一代更享受台灣有史以來最人性的對待而成長,希望長大後也能更人性的對待其它的人。

這篇 看到後來 好像又跟先前的文章一樣
進入一個奇怪的迴圈一樣 開始在鬼打牆
都還能扯到家人的感受 (感覺像在賣車!!)

小弟通勤路線 約莫28公里 淡水到內湖
幸運的是 約有九成的路線都在自行車步道
有時 天氣狀況不好的話 會往捷運站轉運

騎車 為了省錢 為了運動 或是為了??
可以說 都有 也可以說都沒有
騎車嘛 喜歡就好 哪來那樣多理由

基本上 這種問題 是環境問題
大環境 不良
總得可以稍稍讓自己的小環境 設計得妥當一點
w大提的 就是這樣

往車多的路段去 往路窄的方向去 大概都是跟自己過不去
You don't the power of the dark side...
nanoitx wrote:
騎自行車原本是很好的...(恕刪)


媒體的報導是正向的...

這樣可以鼓勵更多人加入單車的活動!

至於政府看了新聞,

心得是?

是不是應該有些政策來建構自行車車道!

當然,政府通常都是看人數增加後才開始建設!

不會建設好後開始宣傳!

媒體更不可能自己去建設自行車車道了~

而且人民的生活水準 文化養成 是需要時間去改變的!

只是這樣一兩天的漲價影響效果並不大!

當然,我相信以後大家一定會同心協力,一起對抗地球暖化!
buttass.tw wrote:
這篇 看到後來 好像...(恕刪)


其實我還蠻喜歡平日早晨的自行車道, 雖然比我騎機車走的路程多了一倍,但是早晨那種沒污染的感覺真的是不錯

常常碰到一些早晨慢跑的人跟我打招呼....有時覺得自己才是破壞那份寧靜的一份子.......

說真的...早點起床,早點出門,找條適合的道路....單車通勤真的沒那麼可怕.......有時反而是一種樂趣...慢慢騎..感覺

不錯的...

晚上下班晚一點點再走,5點那種尖峰時刻別說自行車跟機車了,連汽車都很不好走........晚個一個小時會好上很多

騎車通勤最忌誨趕時間了......人只要一趕,判斷力或注意力就會下降.....真的趕還是別騎車吧

各種車輛互相尊重,當自己騎車的時候希望汽車讓你,當自己開車的時候就多禮讓單車客跟行人.....

在目前政府沒辦法做什麼的時候只能自己找出路,只能期待參與的人越來越多然後環境就會變的更好....

當然在現在..............應該算是白日夢吧........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建構自行車道...想都不敢想....
台灣路已經夠小了.......
就算建構起來,我想跟河濱的自行車道下場會差不多....
有騎機車有散步...有騎腳踏車....
免不了也會有些直排輪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