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白目行為又出現了(有圖)

您說的我也認同
不過我所討論的是自行車與自行車在河濱自行車道併排騎車的問題,倒沒有討論自行車跟行人優先權,如果樓主所附的照片我沒有看錯?

您所談到的禮讓是公民素養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我把它用公德心來解釋

國外求學幾年的體驗是你可以感覺使用路權的優先權是非常清楚的。人的道路使用權永遠是最大的,有號誌看號誌,沒號誌行人最大,當然有些例外,如救護車,不過台灣的救護車常和車子發生車禍,這是怎麼回事?救護車分秒必爭,我們台灣人也要跟救護車爭?
開車族面對交通法規大家都有一些自我合理化的作法,人的路權因此被侵犯的很嚴重,這些侵犯路人路權的人怎麼不會想想他不可能永遠開車,還是會有當路人的時候。每次帶我小孩過馬路都要擔心會不會有車突然加速對我而來(常常會發生),自己開車更會將心比心:尤其看到老弱婦孺更要謹慎注意!右轉通常會發生我等行人,行人也等我的狀況,既使台北市執行禮讓行人宣導還是如此,看到這樣也只能無言。

自行車也是如此,鈴聲本是提醒的功能,在台北變成某些單車騎士提醒路人讓路的工具,我自己通常遇到行人(台北的自行車道如新生南路到公館到永福橋這段是鋪在人行紅磚道上)即使路人走到自行車專用道,我的動作是停下來如果前面都是人,大不了就下來牽車了!

汽車自行車併行會影響車流,車禍通常有很大的機會是發生在超車,在美國車開太快超速吃罰單,開太慢我不知道有沒有罰單,但是我在考美國駕照的時候,路考(他們的路考是直接走市區道路的)唯一被扣分的就是開太慢,影響交通車流。我可以很確定在十五年前,在美國外I5洲際公路行走於最內線車道時,只要你的車接近前車十五公尺,前車會自動換到外線車道讓妳超車,這種行車觀念是非常正確的,我們在這兩年才開始宣導。

台灣的汽車駕駛或機車自行車騎士應該在這裡應該有更多安全風險意識提升的空間吧!


扯遠了
我所知道的台北市河濱道路是有分行人和自行車走的(或許也有混合使用:我不確定所以不敢斷言)那兩位休閒騎的朋友在雨後的車道上併排是真的很危險(對自己及其他用路的騎士都是) 通常我會跟著休閒騎拉 follow traffic~

只是將自己小小的心得分享一下,如有冒犯,請多包涵



et7899 wrote:
小弟我也不喜歡看到並排
但重點是"禮"
是否懂得"禮讓"才是重點
都沒人阿
人家想出來休閒
就說人家王X蛋

那我不就被鞭到死了

太誇張 我只能這樣說
.
不就是大喊一聲借過就可以了嗎 景福這裡還很多是走路並排的呢,可是我有權擺一張臭臉

et7899 wrote:


公德心?
道路使...(恕刪)



河濱是大家的!!下次看到小朋友在上面跑~~請減慢速度~不要妨害他開心的奔跑
對我來說

這是公德心!!


-----------------------------------------
大大您這句話.....
說的真好!!!!
大部分的公共場所也沒張貼告示說不准大聲喧嘩,
就算有也不具法律效力,給他吵也不犯法。
並排騎車也是一樣,
車燈直射照人也是一樣,
騎上人行道逼行人閃車也是一樣,
基本上在台灣這種公民道德水準低落的地方,這種事情就別太計較了。

想想兩岸還是蠻適合統一的,
大陸也是把"又沒規定不行,為什麼不可以"奉為最高指導原則,
兩岸中國人都蠻有共識的...
74樓那段影片拍得還不錯,有空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看了這麼多回應,我終於了解為什麼自行車道裡會有那麼多人併排騎車了.
a147zt wrote:
今天在自行車道騎車 ...(恕刪)
有被騙的感覺,不曉得版大對於說聲「借過」有什麼樣的想法?
說真的,將心比心啦!

今天如果是自己的家人或小孩在河濱騎車,要小心的真的不是路上的便便和泥巴,

要小心的是突然從旁邊一聲不響超車的"車手",他們可能趕著去集合點會合,

就原諒那些速度快但是沒有鈴噹的"車手"吧! 裝車鈴是醜陋的,出個聲音是不屑的!

並排聊天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前題是前後都沒有別人在騎車!

我承認在自行車道騎車速度也很快,但是大家都是從自行車道練起的,不是嗎?!

如果要計較請跑公路,你會發現什麼叫做"路權",你會發現人家在自行車道並排真的是"還好啦!"
akaiwu wrote:
是大部份的人的頭像都...(恕刪)


可能要到那個連結去看看囉

請原諒那些沒聊天就沒辦法騎車的人吧,到河濱自行車道騎車一定要有這樣的認知,不過我如果跟新手一起騎車,我一定再三告誡不能併排騎車(老手的話就不用說了,因為是常識嘛),因為如果一陣大風過來,只要有一個人偏離個幾公分,兩車的把手可能就會纏在一起,然後就.............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