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X wrote:
它們不是單車族,至少...(恕刪)
也許吧
但別忘了...
現在很多一般"單車族"騎的"單車"能做的更輕更強的關鍵技術
就是從這類車上和玩這些車的人腦中得來的....
(ex:前叉束管抽管....某三個字S牌的整合坐管系統....輪圈車薄挖孔....多抽把手....還有不殺人的塑膠踏板)
為什麼呢?
因為越把車推向極限....不論什麼車都不會夠用
所以就是要做的更輕更強
無止境的欲望就是造就事物進步的關鍵
所以少了這些
車界會有多大的影響很難說
但很多技術會根本不存在這點倒是很確定的
我不否認我的車不是拿來騎的
不需要把我當成單車族
我也不需要別人來界定我是什麼人
但....請放一點尊重
因為說不定你正用著這些人的心血....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怎會扯到一些特技車上呢?
有騎過該路線的車友應該都能體會...
尤其在關渡宮回台北這段..兩台會車就差不多了!偏偏晚上回去總會碰上
騎乘"河濱公園出租"的單車車友從對面過來,那種不安如果沒經歷過是不會了解的!
如果有安裝警示燈具起碼能知道"大概位置"...
當然裝不裝目前沒硬性規定,但是一旦出事,有沒有責任問題不是自己說了算!
況且出門多少都會帶"補胎工具"吧!那多少也有坐墊包~馬鞍袋等..需要的時候把
燈具裝上應該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前陣子關渡宮前面自行車道目睹一件事故發生,起因在於一位年輕女性車友要超車但是對向車友是媽媽,後面還載著小朋友,結果擦撞該位媽媽倒地,雖然不嚴重,但是當那位媽媽大聲說:我後面有小朋友~妳還超車!結果該位年輕小姐回說:我不覺得我有做錯!
誰對誰錯我也無從評論!但是好在不嚴重~否則該位小姐可能不是說自己沒錯就沒事
了!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該媽媽也有錯~因為腳踏車只能乘坐1人,關於這點我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ANYROAD 1 碳纖座管要換ANYROAD 2 鋁合金座管...
換跟賣都可以...請私訊唷...
(正常使用痕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