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北Youbike 被後來居上?

看一個公共自行車設施,必須確保使用者借到的自行車是「安全的」、「功能正常的」,其次不應造成髒亂,也就是大陸的自行車租賃業者,是否能做到:

1.每輛自行車都能夠被定期維護?
2.每一輛自行車都可以在管控之中,不會造成都市的髒亂?
3.損壞或不堪使用的,不會讓使用者用到?

我看大陸的報導,基本上就是新品放在路上,開始用網路吸收會員取得入會費,再擺更多的自行車在路上,再吸收更多的會員,有成堆的自行車堆在公共區域,看來提供者應該也無力管理,這絕對不是一個合理的自行車使用方式,就像很多的企業偷排廢水一樣,將獲利自存,爛攤子留給社會。

公共自行車租任,最大的成本是管理跟維護,但大陸最大的成本是建置,後續維護到底投入多少?如何不致造成社會環境的負擔?這我還是不解!
gm103111kimo wrote:
遠不遠甩我不清楚因...(恕刪)


謝謝說明。
我其實發這篇文的時候就設定不比較bike本身的好壞,而只針對系統,畢竟mobike 跟 youbike是兩種不同理念的車款。我不明白樓上h大說的是哪些部分遠甩,想請他list出來比較一下。
其實我喜歡mobike的工業設計概念,傳動軸、汽車元素等等。如果只說工業設計上遠甩,那我覺得有機會。甚至美學、科技感、可靠度上我覺得mobike 是贏家。
但是!Youbike@捷安特 也不是ofo 那種便宜車耶!
別的不說好歹掛了shimano變速,上坡時候可以不用像mobike那樣要站起來才騎得上去!
售價網上資料說是將近2萬,售價17,800 台幣 有前輪發電花鼓和後輪的內三變花鼓
造價也沒有被一台3000人民幣的mobike一代遠甩呀!


那些共享單車跟ubike實在不能比較,如果摩拜那些用ubike的車型那是多多都不夠賠
我個人覺得摩拜不適合台灣!
除了管理等問題外!
因為台灣有一堆颱風!!!!

梅姬發威! 這排YouBike飛起來了

JustOptiman wrote:
因為台灣有一堆颱風!!!!
梅姬發威! 這排YouBike飛起來了


這個點還蠻重要的。
不過就抗颱風來說,假設Youbike 跟 Mobike 車款 同時@相同條件環境,
由於 Mobike 一代足足有 25 KG
另外它的設計幾何形狀,及沒有任何多餘的掛件,讓風阻相對Youbike小
在不上車樁的情況下,同吹兩車款,我認為Mobike 會比較難被吹起,反倒凸顯重量重是mobike的強項。

考慮Youbike是有樁,跟youbike比不太合適,可以跟一般腳踏車比。
假設mobike放在如圖這種車位,一同被吹。
因為重量跟風阻的關係,我相信要吹跑其他車相對比吹跑mobike容易,


以上。我沒說mobike吹不倒哦,我只是說它相對一般車其實是比較難被吹跑的。
當然這些都是我推測,實際上表現如何還是要有了或是實驗才知道。

P.S. 照你颱風顧慮來推論,我期望youbike車款但是採mobike租還車方式的願望大概GG了。

tblakecn wrote:
這個點還蠻重要的。...(恕刪)


難說
100kg的機車都被吹得東倒西歪了

而且無樁的目的不就是要到處停
估計也不會乖乖的停在架子上
管理真的比較重要
1515151515151515
郭台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富士康不是代工,富士康幫摩拜單車共同設計,幫它製造。」「我們在製造的領域、在設計開發的領域,可以讓這家公司,很快地讓它能夠有一個市場占有率。」引進新材料、新思維和富士康引以為傲的製造體系,郭董也說這是他跨入物聯網領域的一個開始,現在mobike確實還不夠好,但一年後可能就完全改觀了
我想摩拜單車經營重點一直擺在"做一台好的車子",我覺得這是錯誤的方向,他們應該把重點擺在管理,對消費者負責,對環境負責。
我也很難想像,他們到底是否合法?怎麼可以讓廠商隨便將一大堆的單車就這樣擺在路上?

Pooky wrote:
郭台銘在接受媒體採...(恕刪)


我也在好奇郭董到底是不是真的要生產腳踏車,畢竟郭董說了“我做的不是代工”
感覺很會組裝手機跟很會做腳踏車好像不是同一回事。生產設備重疊性極低吧。
至於郭董會不會挖角歐洲品牌高手、甚至捷安特、美利達的團隊,這就不得而知了。
倒是希望郭董先放個一萬輛在台灣看看,我承諾一定會去騎。
建議郭董也順便設置一些公共停車架。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