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台北捷運對單車使用者的歧視

捷運捷運捷運

不能給單車上啊..
這樣造成別人不方便..

別太自私啦..就直接騎單車從家裡去上班啊,這不是單車的意義嗎

火車上才有單車上的可能..

I consent to setting up the parking area of bike. That's great.
mosion318 wrote:
就直接騎單車從家裡去上班啊...(恕刪)

如果能短時間內直接騎到公司,誰還會想搭捷運,就是因為距離太遠阿
一次騎1~2小時以上去上班,應該只有跟你一樣的勇腳做的到吧
看了這一期的新單車雜誌有介紹舊金山,他們的公車前面有單車架可以讓車友綁在公車的車頭,
票價只要15美金可以重複使用,看來單車公車要改裝其實也不難啊!單車公車的方案也不是不可
行的樣子。
現在已經在營運通行的捷運線

或許已經是先天不良 後天失調的了

大官嘴裡喊喊的 減少CO2排放量
大概只有天曉得 他們有多少決心想做

但是 小弟也不想就這樣放棄希望
大台北地區還有其他的捷運路線在動工
或許在他們沒有將月台 車廂等運送設備完工前
大官或大官身邊的人 可以突然福至心靈
為我們 單車通勤族 跟 這個地球 做點有建設性的建設

那我想 也就是很大的進步了吧


如果是對的事 總不能因為去作會痛苦 而永遠不去作
如果是錯的事 也不可因為現在不痛苦 而永遠不改正
vetliszt wrote:
我覺得人都太過於自我...(恕刪)


香港那麼丁點大的小島, 根本不需要把自行車弄上地鐵吧? 我是沒在香港騎過車, 不過我想在香港環島一圈, 應該話不了幾小時吧
我是覺得可以朝向只管制尖峰時段其餘大部份時間原則開放的方向去做.
目前管的太多太多了.
小弟突然間想到

有想出"隱形車道"的那種腦殘政策的官員

也難怪捷運公司會有那種心態~二氧化碳多或少 甘它x事!

大家加油練勇腳跟鐵屁股吧~

*Mobile01單車VS捷運討論串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427237&p=1



11/7(三)中午花了不少時間,終於將這個長達五、六頁熱鬧的討論串看完

,並稍稍作了一點兒整理(附於文末),對於整個討論串裡諸多建設性的意

見十分感動!在此提出幾點小小的看法,與大家分享:



壹、商業思維/流量問題





多數車友提到目前捷運載客流量問題,單車上捷運將直接造成商業利益損

失以及危及乘客權益等等問題,個人認為,無論單車上捷運,或是單車上

火車,捷運局和台鐵都有著「看不到單車騎士」的盲點-起初規劃不良,

後來又缺乏配套措施→單車難上捷運/火車→捷運局和台鐵看不到商業利

益→認為單車騎士本就不該上捷運/火車,上了只會造成商業利益損失(

懶得思考更好的配套)→單車難上捷運/火車……惡性循環。



筆者想到兩個小小的答案:「排隊」與「服務管理」

(不知有沒有用處?!總之拋磚引玉一下)



舉個例子。



試想,一家成功經營的連鎖戲院,會不會希望來看電影的人多一點?

戲院紅了、常常爆滿,生意大好之後……



會不會因為某些場次/某些地區戲院觀影人潮爆滿,就固定在那幾個場次/

那幾個戲院立牌規定禁止觀眾買票?



我相信,「一家成功經營的連鎖戲院」應該會用更好的服務態度,繼續維

持它的好生意,並且盡可能讓大多數來看電影的觀眾帶著滿意的評價回家

吧?!



看電影的人,會不會因為一次大排長龍的經驗,而決定永遠不再踏進那家

戲院?有可能,如果戲院服務態度太爛的話。



現在到戲院看電影有訂位制,還可以用信用卡在網路上訂票,這些配套措

施是古早的戲院就有的嗎?看電影的觀眾,難道是在很早以前就會排隊的

嗎?第一次去看電影,就知道什麼時候人多、什麼時候人少而避開人潮?

還是戲院與觀眾都經過一段歷程與學習,才有了現在這些作法與行為?



我知道「看電影」的例子或許不太恰當,不足以跟「搭捷運」相提並論,

畢竟大多數人每天都要通勤,卻不會每天上戲院看電影,而「捷運局」與

「戲院」經手的商業利潤也有著十分懸殊的差距…。然而我舉此例只是想

提出「在商業思維下,更應提昇服務品質、改善管理方式」,希望用小小

的想法拋磚引玉、集思廣益,讓「單車上捷運」一事更有希望。



我相信捷運、鐵路局,一般乘客和單車騎士,也都是有腦袋、能思考、會

學習與進步的,古早年代看電影插隊、黃牛票的情形,能進步到今天這樣

的管理模式,大家都付出了智慧與努力,「單車上捷運」應該也可以。



別說單車上捷運不可能,畢竟百年前汽車BTP也被很多人說不可能(雖然

這個例子不太好啦),事在人為,希望有朝一日單車可以上捷運--若站

在商業利益考量,可能首先要讓捷運局/鐵路局「看得到單車騎士」,才

會設身處地的思考配套、設計空間。








貳、環保思維/人性問題





單車風潮正在興起,「單車文藝復興運動」如火如荼,現在就是重建環境

的最好契機,不趁現在思考規劃「單車+捷運」的交通方式,那還要等什

麼時候呢?





話說,有一次在日本某個「旅遊節目」上,看到他們是這樣介紹台灣的:



大家晚安!這裡是台北熱鬧的饒河夜市,因為台灣有很多機車,台灣的機

車數量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所以大家都會買口罩來避免吸入太多污染的

空氣……(漂亮主持人伸手拿起攤位上的一個口罩)你們看,這個口罩圖

案是不是很可愛呢?這裡有各式各樣的口罩,下次來台灣可以買一個回去

做紀念哦!



當時天天騎機車通勤的我,被這段節目震憾到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呆了好久、好久、好久……



在此忍不住回到原PO文者的問題:




「如何吸引更多的汽機車使用者願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而又可以維持便利性?」
(特別是機車騎士)



值得大家一起來思考。









參、城市規劃/交通問題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426集「單車進行曲」節目中,

(線上收看期限:2007/11/10)



台北市交通局局長羅孝賢表示,



台北盆地中民眾聚居活動的範圍,南北東西大約十~十五公里約可涵蓋,

每人出門平均旅次長度約五公里多一點,這種距離是非常適合使用腳踏車

的。



OS:未來台北市捷運二級路網完成後,以捷運站為中心畫五百公尺範圍

,幾乎可以涵蓋整個市中心,以單車道聯結捷運網路,是非常適合北市未

來發展交通的方向。



羅孝賢說,

市府在規劃上基本的想法是,從捷運站到社區,以及從捷運站到河濱自行

車道,逐步檢視。人行道若有3.5米以上寬,則可考慮規劃人車共道;至

於單車專用道,惟一可行的可能是目前捷運正在施工的路段,施工完成後

復舊時,要就整個道路空間重新分配與檢討。




台北一直是個擁擠的城市,任何一個想要提昇全民/自己生活幸福滿足度

的政治人物或人民公僕,都應該優先思考如何以建設性的作為,解決交通

問題。





讓單車上捷運吧!













肆、單車上捷運的細節





一、【時段】可以再放寬,但反對尖峰時間開放。(路網還不夠健全,尖

峰時間台北車站週遭幾站,每列列車都是滿到爆,這不是從車廂、月台的

變更設計就可以解決的。若要對腳踏車友善,勢必排擠其他通勤者權益。

)



以上是8:5同學很好的意見,筆者贊成之至,點頭如搗蒜。不過筆者認

為即使全時間開放,應該也不至於會有很多單車騎士笨到尖峰時間硬要扛

一台單車去跟人群擠沙丁魚吧?!與其從法令規定(這往往是社會文化與

規範的最後一道防線了)去限制,不如讓單車騎士的腦袋用智慧作判斷,

人多,就是兩個字--「排隊」。



今天知道了排隊之苦,明天就會早一點出門。



二、【進出站】贊成進出站應全部開放。



不只應開放單車進出,也更應開放輪椅、嬰兒車進出(那還用說)。



輪椅、嬰兒車、單車可以搭電梯進入車站,而且單車騎士應禮讓前述二種

車輛,必要時可以扛車上下樓梯,未必一定要搭電梯,這也是「單車精神

」-自由、人性化,充滿彈性。



至於停靠車廂,建議依現有的規定(這一點合理而適用):

停在首末一節車廂。



若捷運局未來新購列車,也應該優先購買首末車廂有大空間設計的列車,

提供輪椅、嬰兒車、單車置放空間。



*針對目前捷運設計空間不足的問題,有網友提出效法巴黎「租借單車」

及學習日本「捷運週邊廣設停車場」的作法,見第5、6點。



三、【票價】票價應該調低。若依國外的標準,或是站在紓緩大台北地區

交通&空氣污染的角度來看,鼓勵單車上捷運零收費才是最合理的,但是

目前台灣的環境要做到這一點確實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我們可以先不用強

求,但100元的票價還是太高了,實在該降。



四、【包裝】不贊成「規定」要完整包裝在一定大小內才能進站。

個人認為這是對單車騎士以及單車這種偉大發明的一種嚴重歧視。



有沒有任何一個捷運站,會規定體重超過100公斤的人禁止進站呢?

有沒有任何一個捷運站,會規定下雨天沾到泥巴玩得髒兮兮的小朋友禁止

進站呢?



如果,不論穿西裝皮鞋或穿汗衫+藍白拖的旅客都可以走進捷運站,



如果,不論輪椅和嬰兒車是哪一種尺寸都可以進捷運站,



那麼,單車理應可以進站。



五、【停車】首先強烈反對騎著十幾二十萬的名貴單車來搭捷運。通勤用

單車,便宜好騎就好。捷運週邊應廣設兩層單車停車架,並加裝監視器(

很多里長抱怨里內監視器太多,浪費人民稅金,不如拆來這裡裝),或者

鼓勵民間開「寄車處」有專人管理。



六、【租車】目前似乎已有捷運站租車服務,但不是每站都有的樣子,筆

者不曾使用此服務,不太清楚,還請知道的朋友提供資訊/經驗分享。不

知單車大廠如GiantMeridaKHS等,是否有與政府/捷運合作的可能?







========= 依留言順序做的小小整理 =========



一、單車上捷運/火車通勤

如何吸引更多的汽機車使用者願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而又可以維持便利性?

reach-PM(討論發起人)



二、考慮捷運乘客權益/流量; 直言困難面

ShawnYao/johnny337236/brook916/gary0408/stone180/atlaswu/gary0408/everclerk/n

ox013/nox013/台中小康/hsusu/tomson1157(單車上捷運是一種懲

罰)/yanian/ABENHO2/gary0408/ycfred/vios92/ShawnYao

oriole5129

1.目前捷運的運量,在上下班時間已不敷使用,如何再將廣大的機車族趕

到捷運系統?

2.目前的台北捷運多只吸收到公車族,並未吸引機車族。





三、(略)

hsusu-台鐵態度不佳(其實我想不只他一個,很多車友都會附議)





四、捷運人員不友善經驗分享

tomson1157(其實我想不只他一個,像小喵紅單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五、建設性積極看法

-班尼頓先生「以環保思維代替商業經營角度

-atlaswu(捷運或是火車不是商業而是交通服務/影響生活品質和人民的幸福

感受
)

-wnh(捷運站設置單車停車場)

-xavier0107「國外做得到,國內也一定做得到,要不要做還有該怎麼做而

已。


-台中小康-提出需克服的問題(zdsbyhy-經驗分享)

1.如何進地下化車站 (車車可以搭電梯)

2.是否有獨立車廂或為人車混用 (依照規定,要停在最前跟最後一個車箱 )

3.車上如何固定單車及人員如何安置 (就靠在車箱裡那跟可以跳鋼管舞的

鋼管上,一隻鋼管可以靠兩台車)

4.如何收費 (人+車不限站數統一收NT100,也就是搭一站收NT100,從頭搭到

尾也是收NT100)

5.何時段開放 (週六跟週日開放,但下午4點到7點不能搭,這點我比較不滿意,

要開放就全天開放,別限時間嘛!!)

6.單車定位為運動休閒用品或交通代步工具(我的定位是在運動休閒用品)



-tomson1157(先從開放小折開始/wcc8914/HenryV4/polodeluxe/vetliszt/不拉不拉

!!!/經驗分享)



-atlaswu(指出台灣盲點:所有的交通建設以汽機車為本/缺乏人道關懷和自

然空間的考量
;建言:單車上捷運實施態度可更友善)

-York_Hsiao-表達意見,慢慢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hondachuang-建議捷運提供明確的車輛放置空間

-HenryV4-直指問題核心:上捷運前、出捷運後;建議檢討能源政策

-miketu-台北全程用大眾運輸工具加上適度的走路

-atlaswu-捷運不是服務單車或是行人這麼狹隘,它應該是設計來服務「市

民」的。有利於市政整體發展的方案,就該接納考慮進來。建議先討論:

捷運是有餘力服務通勤的單車族,還是休閒的?

-maiko1214-想起一個古老的行業:寄車店(kiyoharu分享日漫「單車少女」/

車站旁有寄車場)

-dove-指出討論盲點:鐵馬族與推嬰兒車的人,坐輪椅的人多在首尾車廂上

下車,並非與一般乘客在中段車廂擠來擠去。

-taiwanabel解決失竊問題

-azj:


政策除了跟政客經濟有關外, 也有人民風俗習慣有關
.. 環境影響風俗習慣

海島型國家跟大陸型國家對於距離長度和時間概念是真的很不一樣的



8:5(問題綜合整理&提供意見)

1. 【時段】可以再放寬,但反對尖峰時間開放。(路網還不夠健全,尖峰

時間台北車站週遭幾站,每列列車都是滿到爆,這不是從車廂、月台的變

更設計就可以解決的。若要對腳踏車友善,勢必排擠其他通勤者權益。)

2. 【進出站】進出站希望能全部開放(除了少數大站)。(不知道為什麼

這麼多站都禁止腳踏車進出;也不知道為什麼板南線全線都禁止腳踏車進

出...)

3. 【票價】票價應該調低,依據里程計費應該是比較合理。

4. 【包裝】贊成「規定」要完整包裝在一定大小內才能進站。(不過規定

歸規定,工作人員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裁量權,帶 a-bike 不包裝可能 99% 過

關,帶 carry me 也許 50% 的機會會過關吧?) 



tomson1157-


現有通行捷運線:先天不良 後天失調

待未完工捷運線:不想就這樣放棄希望

如果是對的事 總不能因為去作會痛苦 而永遠不去作

如果是錯的事 也不可因為現在不痛苦 而永遠不改正




六、對象問題(找捷運局/環保署,還是交通局?)

jimfery



七、分享國外作法

atlaswu(歐洲:photo)

everclerk(公視/哥本哈根)

nox013(德國漢諾威)

yanian(德國-使用者付費)

atlaswu(東京:捷運同樣非常擁擠不適合單車,但在車站旁邊建設大容量

的立體單車停車場/解決失竊問題
:巴黎或是里昂出租單車; 歐洲、西雅圖

、東京作法)

zdsbyhy(日本:很多人有兩台車,上下班各一台/需配合捷運單車停車場)

HenryV4(巴黎:腳踏車租賃路網)


http://www.wretch.cc/blog/wenjia&article_id=9172612


azj(大陸/廣州/台北/國內外綜述)

gary0408-單車上公車(新單車雜誌:舊金山)



========= 感謝所有參與討論的人 =========






每一個人的一份小小力量,都可以讓未來的環境變得更美好!



我覺得改善捷運周邊單車停放點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方便性、安全性只要做的夠好
容易停放
也有足夠的監視器或專人看管來確保低失竊率
即使政府補助一些錢都值得
台北捷運有些站要規劃停車區可能只能租用附近的建築物
希望現在在規劃的如台中等地方可以考慮進去
dynamo wrote:
我覺得改善捷運周邊單...(恕刪)


如果是精華地段的捷運站
租用附近的建物 來停放自行車似乎有困難
因為租金應該會很貴吧
而且因為設置了建物停車位
勢必需要增加管理人員 再加上水電等成本
這些都要捷運公司負擔 小弟認為 要不是停車要收費
不然就又是另一個不可能
(用政府補助 全民買單的方式 可能又會引發另一場論戰)

再加上收費又產生了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收多少? 車友接受嗎?
是收費了 就保證車不會失竊嗎?>>>這條我想才是車友們更在意的事
版上多少人呼籲車不離身啊!!

台北市區除了少數站因為鄰近公園或校園
不然很多連設置多一點的自行車停放格都很困難
多數都是直接設置在人行道上 也沒有人管理

多設置監視器或許可以赫阻一下小毛賊
但是對於慣竊老手卻是無所謂
版上也有人 放在有監視器的地方
車也還是被偷了(小弟也是苦主之一)
即使監視器拍下了歹徒的清楚相貌.....




~嚮往城市中自由穿梭的風~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