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山女魚騎姿?

New_One wrote:
這種年代用嘴巴在騎車...(恕刪)


感謝建言,關於下顎關節跟周邊肌肉運動跟踩踏之間的相關性
我會嘗試在騎車的時候觀察一下。

題目:「自行車於騎乘中交談,心跳及功率之相關研究」(拖)

回歸本題:當然這篇文章缺少更精確的統計還有實際的測量數據,
發文的人也是非常的不專業,並沒有任何自行車證照和相關資格,
有的只是自己對騎乘姿勢更動感受到的變化,跟相關論述的收集
跟整理。

最早看到騎姿更改的文章,裡面有這兩張照片。

Carlos Sastre

CSC時代


2008年黃杉


André Steensen



可以觀察到什麼變化?


剛剛回頭翻到一篇2009年的文章,這是一個朋友對於Fitting的看法,
把我想說的說的更好,由於我文筆很差,就借花獻佛一下。

關於Bike Fitting

部落格主如果覺得不恰當,就跟我說一聲吧。

Lion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樓主大大上樓的建議部落格內容
真的是太贊了
說到現在的亂象問題點
果真是貼切

TOPLIN wrote:
樓主大大上樓的建議部...(恕刪)


這也太早起看01了吧,騎車啦騎車。XD

Ride like Cancellara-In form if not in power

這也是最近在國外討論區提到的姿勢討論,有很多不錯的見解。
而在裡面我也看到跟我的出發點一樣的語句,在這邊我引用出來,
希望可以彌補我個人的詞彙不足。

「Learning and self discovery is part of the fun of getting skilled to a sport. And getting answers is often right there for the looking.」

Lion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自己騎爽就好
不必貼來誤導大家

反正自我感覺良好就好了嘛 是不是

學PRO前 先搞清楚到底能撐多久

不要只是上上北宜 北47這種笑掉大牙的短距離
New_One wrote:
自己騎爽就好
不必貼來誤導大家
反正自我感覺良好就好了嘛 是不是
學PRO前 先搞清楚到底能撐多久
不要只是上上北宜 北47這種笑掉大牙的短距離

騎得慢,騎不快,也還是可以追求健康快樂。
說誤導,整篇下來也只是心得討論,沒啥錯誤。
上北宜,騎北47,不錯了。
有個不穿卡踏,只騎上下班柏油路的大濕,
常常在部落格上談FITTING,還真的在教人騎車哩.....
這篇討論下來,最多是心得交換討論,
若是LION大大這麼屌,還是趕快去做開間FITTING專門店。
有開業,尤其是從美國學回來的,都碼不可質疑挑戰。
網路聊聊不知道礙到哪位了?
Lionlin wrote:
題目:「自行車於騎乘中交談,心跳及功率之相關研究」

這個很值得討論,一個人騎車真的比較無聊。

原文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drshiao-sportzen/article?mid=2719&prev=2884&next=2708&l=f&fid=6

這是一篇Dr.蕭和車架製作大師Dario的談話。
其中看到了一段話,很感同身受。

Dario說
Yes, but, you know,
It is not about fitting,
It’s about “ how you ride”,
like tennis. You do need to learn how to ride.
多想想自己要怎麼騎比較重要。
那怕是騎個北宜與北47,還是要仔細想想的。

不曉得為什麼,騎OFF ROAD的車友,
對自己的騎法,面對不同地形,都很習慣去對車子做出調整,
以符合自己的騎法與地形要求。
反倒是騎公路車,大多數人只有踩,卻鮮少想這些事。
連聊聊都還有人酸,只能說公路車車友的生態不太一樣。

New_One wrote:
自己騎爽就好不必貼來...(恕刪)


您好,看到您並充分的展現對敝人見解和引用資訊的不屑一顧,我能回答您的也只有:



端午節快樂(雖然已經過了)

Lion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Lionlin wrote:
您好,看到您並充分的...(恕刪)


你引用的跟你的騎姿 根本一點關係都沒

而且引用的,與你的說法也差太遠
職業選手是建立在高強度的身體素質下

貿然模仿 只是讓自己騎得更痛苦

這種免強的落差

別人也看得莫名其妙

我該如何認同??

New_One wrote:
你引用的跟你的騎姿 ...(恕刪)


這樣說您也確實有些自己的想法。

可否請您提出您個人的對騎姿的看法,或是您現有的騎姿跟相關體認以供參考?

(我個人的體驗已經於前述回應提出)

Lion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New_One wrote:
你引用的跟你的騎姿 根本一點關係都沒

而且引用的,與你的說法也差太遠
職業選手是建立在高強度的身體素質下

貿然模仿 只是讓自己騎得更痛苦

這種免強的落差

別人也看得莫名其妙

我該如何認同?(恕刪)



職業選手高強度的身體素質是怎麼來的 ?

不一定要完全模仿,拿來當作參考,並且思考自己的騎姿不也不錯 ?

有人說落差一定要大嗎? 當身體習慣後本來就會再調整。

大大您不一定要認同 !!

但別人不一定會看的莫名奇妙,至少Lion大的兩篇騎姿文,有讓我感覺到什麼 !!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