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早起跟淋浴是主要讓大家確步的原因我住鄉下也年過四十了,一週有2-3天會騎車上下班(最近兩個月才開始騎車上下班),路程不遠來回一趟要35KM ,但是要爬過兩座山。公司是八點上班,六點起床盥洗,然後出發,爬了兩座山約一小時後到公司(公司警衛室有淋浴間可以使用),淋浴後還有10-15分鐘可以享用早餐,感覺也不錯。安全問題本來就應該注意,騎摩托車也要戴安全帽,騎腳踏車也是要戴安全帽,提早出門可以避開上班尖峰時段,應可以降低危險因子,所以我認為會騎的就是會騎,不會騎的就是不會騎
台灣人很聰明,沒有人是笨蛋騎單車上下班省油錢又免塞車還可以健身,到公司沖個涼就可以清爽上班了啊如果這麼好,那你當滿街開車騎機車坐公車捷運的全是腦袋暈了是吧?正因為現實狀況有太多不適宜騎單車通勤的限制講實在話,如果你覺得騎單車通勤是ok的,那我得恭喜您,這代表至少你身體健康、至少不太需要在短時間內多處奔波忙碌為生活奔走、至少你上班內容還算ok下班還有體力騎車不會累得半死只想趕快睡覺,至少不會是連午睡都得躺在工地板模上睡還哪來的專門的盥洗室可以早上沖涼悠閒吃早餐勒人會找出最適宜的出路,戰亂的時候人們只期望保命保身家,禮義廉恥都丟光了。生活安逸穩定之後才會開始講究,如果連溫飽過生活都還有問題,當然沒心思去想休閒這就是為何你願意騎單車去北橫,而北橫的居民不願意騎單車往來北橫一樣的道理我的意思是:要能夠把單車當成主要通勤工具,那表示其生活水平、環境、工作...至少到達某一水準以上我們不該以自己眼光來評論這一水準以上的人,還有更大多數生活在台灣的人是在這水準線之下單車通勤版之何不食肉糜
我之前也騎過好一陣子單車上下班~但後來.............唉~算了~因為~路上汽機車廢氣~騎單車趕上班真的是在慢性自殺~路上汽機車的駕駛人對單車大都不友善~常常被逼車~尤其是小黃和公車~公司的設施和政策也不利單車的擺放保管和推廣~職場上~主管和同事的態度~表面跟你說不錯~私底下覺得你過太爽~最後~有時候下班晚了~累了~要騎車拼回家~真的只會更累~我那陣子的上班路線中段已經大部分走河濱~只有前後一小段幾公里要走馬路~就已經有這麼深的感觸~更何況是全程走馬路的~只能感嘆~台灣的交通和職場環境真的不適合騎單車上下班~能堅持下去的~只能說佩服了~
以前在台北唸書時就每天從永和騎到學校(約4km)上課現在則是每天穿越台中市區(約9km)上班因為穿越市區要等很多紅綠燈的關係,加上還要在路上買早餐,買的早餐種類不同也會影響時間騎機車大概要花25-35分鐘(中間大概有10分鐘用在等紅綠燈)騎腳踏車大概要花35-45分鐘其實沒想像中的困難汽機車廢氣的問題解法有兩個1.早點起來,七點前就出門會好很多2.不要走大馬路,改走小巷口,除非靠近市場和學校,不然遇到的汽機車會少很多流汗問題也有簡單解決法1.買好一點(至少破千)的排汗衣,早上出門時就穿那件,褲子不用換,再另外帶上班用的襯衫2.早一點到上班地點,把排汗衣脫下來,身體用毛巾擦乾淨,換上上班用的衣服PS.汗本身是無味道的,要被細菌分解才會產生味道,所以只要把汗解決掉味道問題會少很多體力問題1.一開始騎會很累2.但是只要撐住,每天騎後會慢慢習慣3.為了騎車養成良好生活作息,體力也會比原本好當然如果是爆肝工程師遇上無良老闆就...停車問題要看公司,我自己是騎三萬塊的公路車直接停辦公室啦前面也有人騎兩千塊的賣場車放停車場,也是另外一種方法
__滿街開車騎機車坐公車捷運的全是腦袋暈了是吧?他們不全是腦袋暈了,大部份的人都只是喜歡吹冷氣,不喜歡吹風淋雨曬太陽,還有流一身汗罷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__開車的比騎車的高尚,騎機車的比騎單車的高尚,這個錯誤的價值觀~~從求學成長的階段就埋下了!!走台19到公司,車多路口多,多到懶的數,這是不適宜騎單車通勤的限制~~改走台17到公司,雖然多了幾公里,但只有最後的三公里多,車較多,也會等幾個紅燈,其它的17~18公里可以騎的很自在,多了幾公里當運動,也沒有什麼不好…如果新中横,嘉義-阿里山-日月潭-埔里-武嶺-花蓮原路來回,都樂在其中,樂此不疲了,北横只能算是幼幼班的吧…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你經常騎車,久而久之,狀況愈來愈好…當可以從埔里-清靜-武嶺-花蓮,第二天又可以花蓮-武嶺-清靜-埔里,輕輕鬆鬆時,如果還有什麼班會”下班後累得半死只想趕快睡覺”,可以考慮換工作了…
__但是要爬過兩座山。有兩座山可以爬,真好..太陽愈來愈早升起了,又可以04:45出門,35K到關廟,吃個早餐,25K到旗山,25K回到關廟,17K到公司刷卡上班,08:30來的及,這樣也算是爬過二座山,美中不足的是關廟-公司,車多路口多,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