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爬坡用重踩還是迴轉?

befdawn wrote:
之前都以為高轉速就是...(恕刪)


"一". "秒" ."鐘".....各踩一下 rpm=90!!

rpm 90....非比賽的話 夠用了


低迴轉(rpm<60)速重齒比....練車用 就算爬坡也是(掛大盤)

高迴轉(rpm>100)輕齒比.....一樣練車用 大部分是平路(34/14-13)

一般巡航維持rpm80-90 (50/17-14).....應該可以在30左右

以上純屬個人習慣 該練的都有練到



"輕踩" 是指不論齒比都能讓施力盡可能全部傳到車上

通常重齒比比較能感受到

如果感覺沒抓到 就算輕齒比rpm>110.....力量一樣流失

車子有沒有吃到力 速度差很多

chunyu1983220 wrote:
"一". "秒" ."鐘".....各踩一下 rpm=90!!


一秒鐘踩一下,一分鐘一共踩60下,所以 rpm=60.....

rpm = revolutions per minute (每分鐘回轉數)
珠珠寶寶 wrote:
假設已能大致做到平順的迴轉運動, 那麼"高轉速"本身是否還有意義呢?

例如, 兩個車手踩踏的平順度, 迴轉的功夫相若, 那麼, 重踩低轉較好, 還是輕踩高轉較好? 謝謝.


依你的命題,兩者一樣好。

這是個人騎車方式問題,轉的快不如轉的好,轉的好就要轉的圓。

如果A車手在60RPM可以轉的跟B車手在90RPM一樣好,那兩者之間是一樣的。


不過遇到上坡的時候可能就會有變數,但是那太複雜了,無法一次討論清楚。
www.cycliving.com
sengtui wrote:
一秒鐘踩一下,一分鐘...(恕刪)


我是說一秒鐘內 "左"."右"."左"......讀秒時每個音節踩一下

等於每秒轉1.5圈....一分鐘不就90圈

也許是我表達不好吧
另外當迴轉數(速)越高時

由於踏板旋轉時的慣性

施力的時間感覺上會變短


例如重齒比低轉數下 在踏板畫圓個過程中 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施力(整個圓)

但是如果是在輕齒比高轉數的時候 會發現施力幾乎是集中在畫圓的下半部

理想的情況 是"最少的施力換來最大的速度" 也就是"效率"


chunyu1983220 wrote:
理想的情況 是"最少的施力換來最大的速度" 也就是"效率"


理想跟現實總是有很大的出入 . .

所以我是幼幼班...
www.cycliving.com
受教了
感謝大大分享爬坡技術
希望大大以後也能分享騎乘技術


我是沒辦法使用「卡踏」的人。 請不要問我為什麼,是有些身體上的原因。

但也一直想來練迴轉,不過許多人提到練迴轉,需要使用卡踏。

請教各位前輩,如果沒辦法使用卡踏,是否能提供一些建議,好來練習與增進這方面的技術?
阿宏哥哥 wrote:
我是沒辦法使用「卡踏...(恕刪)


能騎單車不能用卡踏,猜測是腳踝的問題。

可以試著用狗嘴套看看,連這都不能用我就猜不出是怎麼回事了。

www.cycliving.com
去年剛牽公路車時,什麼都不懂只聽人家說迴轉速
又看到壯哥以高迴轉在山路抽掉對手
心中認為練到高迴轉數才是王道

後來拼命踩阿踩瞬間可以"瞬間"到175轉以為有小成
遇到10%以下坡的為了拉迴轉打輕擋維持70轉以上
但一遇到10%以上的坡,已經坐著踩不動了跟本踩不出轉數
想抽車卻暴心跳也非常喘

後來看到e-ma車隊k2大的50/34 or 53/39 一文
才突然驚覺原來自己根本肌力不夠(因為踩不動就用輕檔在拉迴轉)
只注意到迴轉速而未注意到"迴轉踩踏"的技巧

開始練10%~16%長庚分院的坡反覆爬
逼自己坐下來慢慢踩(一開始採不動就抽車)
後來可以7.8趟都可以坐著踩完
而且能感受到踩迴轉的技巧
齒比也能從34/23練到34/19(而且越來越輕鬆)

後來心得是
一開始練車因為肌力跟心肺不夠可以多練點迴轉速
基本有氧打好基礎後
可以齒比稍重爬坡因為慢又要對抗阻力
很容易去感受各踩踏位子所用到的肌肉
慢慢去誘發臀大肌跟大腿後方那一塊股四頭肌

很多人說重齒傷膝蓋
但是練到現在膝蓋周圍根本不會酸
感覺小腿跟膝蓋都是放鬆的只利用臀大肌股四頭肌交互踩踏而已
正確的迴轉踩踏跟各部肌肉的使用感覺才是又快又不傷膝蓋的方法

如有錯誤的地方再請大大指正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