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不落地的解釋?

每次經過資源回收場都可以看到少林大力金剛腿傳人~
載重20~30公斤以上~無論是紅燈、喝水、吃東西...全程不落地..
因為他們騎三輪車...
bluejeff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恕刪)


算喔....
而且是落很大........
"不落地"...好深奧的三個字..........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反正自己騎的快樂就好了...管它落不落地.....
My Photo == http://photo.pchome.com.tw/jackylu_911/
伊斯特 wrote:
雙腳都還放在踏板上(沒裝卡踏)~~
一隻手扶著路燈或交通標誌大口喘氣著
問他為啥不到路旁的涼亭休息一下
他說他想全程不落地...(恕刪)


看到這段
我笑了
而且是狂笑

想像那個畫面就很搞笑
騎車的確要評估自己的體能狀況
不必在意什麼落不落地...被海放...之類的

希望各位車友都...
快快樂樂的出門
平平安安的回家
共勉之~~~
Lanxlot5475 wrote:
我只能說,休閒組的各...(恕刪)


引L大所言:

很多競賽組的車友都有帶心跳表監控出力,休閒組的有在帶嗎?
這樣說可能太過武斷了

小弟自認為是休閒組的,無論慢跑或騎車,都會帶心跳表,
倒不是為了挑戰自己或是監控出力,
而是小弟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減肥
帶心跳表是為了尋找合適的燃脂區塊

除了版上大大所提寶貴意見
很好奇為何沒人提到長時間騎乘對"跨下"的影響
(特別是男性)
尤其是錯誤的騎乘姿勢
很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良

我一直相信"落地才是王道"
甚至長下坡都該適時的落地
讓煞車和"蛋蛋"休息一下

所以別再堅持了!!
帶著笑容
從容落地吧
個人也騎車習慣也是不落地一族的,因為自己是把騎車當作訓練與運動的取向。
不是偏重於休閒,因此,騎車時(尤其是獨騎時),除非是到超商進行補給時才會落地停車。
否則,一般時候,也是自我要求不落地,如果覺的累時,也是用降低速度來調節,總是希
望盡量讓車子與自己,保持有持續踩踏與前進的狀況。

不過,若是挑戰比較艱難的路線時,如風櫃嘴+陽金雙越嶺時,還是有體力不繼,路邊停車
休息的時候,ANYWAY,我覺的自己只要明白自己的體能與身體狀況,避免作出超過自身
能力所能負荷的騎行,才是重點。至於落地或不落地,就看個人習慣與騎乘目的了。

同樣的一條路線,對不同的人,其難度都不盡相同,因此,沒有一定的標準,不是嗎?


WANNA BE A FREE BIKER FOREVER !!
我不管休息或等紅綠燈都是不落地的....







三輪車的好處......
(頭像是我本人!!
上面那張圖是幫同事照的!!)
不過就是個體能進步的指標而已
可以被拿來做那麼多文章...(汗)

這樣說好了,[上橋]這是算是最初階的爬坡
第一天,可能爬到一半就要下來牽車,代表體能不足以一次騎上去
1個月過後,因為平時有在練身體,腳力也比1個月前好多了,所以撐一下就可以一次爬上
2個月後,體力和肌力成長了不少,同一座橋可以輕輕鬆鬆爬上去還不需要休息
3個月後,可以用比較重的檔位,提高爬坡速度
這其實也就是不落地的一種過程,也沒什麼
只是體力和技巧比從前有所長進的一種自我挑戰而已
體力沒到那個水準,就不要愛面子硬撐啦~停下來休息又不會有人會特別來"虧"

現在拿不落地來做互相比較優劣的指標...嗯...人還是很愛競爭的厚XD
比車貴、比輪胎粗細、比重量、比腳力、比速度、比不落地...
有目標才會有進步啦,不過不要因為比較而互相歧視、數落,有沒有落地其實也沒關係阿
xian-lee wrote:
不落地就是遇紅燈就硬...(恕刪)


這種路很多,看你要不要找而已。

山上都是沒有紅綠燈的,例如九九峰、136、桃米公路 . . . 騎個20KM 一隻紅綠燈都沒有的山路非常的多,所以不落地跟闖紅燈沒有關係。

www.cycliving.com
小弟剛買車也去挑戰家裡附近的大同山,
剛開始也是落地N次,騎了1個星期才不落地征服。
不落地只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這次騎到哪落地,下次再進步一點
總不能每天運動自己的體能都沒進步吧!

小弟騎了2個多月才從30多分練到25分攻頂,
聽說有人騎13分鐘,我想要求時間才是要人的命吧,不落地至少一路上還能慢慢的龜!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