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思考「 重新設置我們的河岸自行車道」(颱風過後)

對樓主的熱心公益大表讚賞, 提出了觀點, 提出了解決方案
雖然 -- 事實上考慮有欠周詳, 不太可行

我也是否認這樣改的, 但是我支持樓主的行動力
他肯花時間去思考, 去key一堆文字, 還畫了個圖
比起很多只會動口批評的人, 高下立判

人家也只是提出一個觀點, 大家就這觀點討論就好
為什麼有些人不批評就不高興的樣子, 話沒兩句"大頭"兩個字就出現了

為公共事務嘗試提出點子, 提出解決方案, 提出構想就是大頭嗎?
高速公路限汽車通行 --> 汽車族大頭
勞工保險 --> 勞工大頭
民眾爭取育嬰假 --> 孕婦大頭
70歲以上老人搭公車免費 --> 老人家大頭
.... 是這種邏輯嗎?


--- 這一段離題, 但是有沾到邊 ---
政府現在最紅的口號就是節能減碳, 拼命鼓勵民眾騎單車, 甚至鼓勵騎單車上下班
但是配套措施呢?
在台北市騎單車上下班??
那廢氣污染, 那交通之亂, 單車族要面對公車, 計程車, 機車的圍剿, 隨時會喪生在車陣中的感覺
老天爺啊! 我還想多活幾年咧 .......


小樵 wrote:
雖然小弟接下來的回覆...(恕刪)


讚成+1

防洪牆、護欄、堤防等等之內的空間,
原本就是為了"緩衝"為目的而設置出來的空間,
這遷涉到河川日常流量以及暴增流量時,
減低水流速度與破壞力的方式之一,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堤防常做成 \__/ 而不是 l__l的原因,
所以在河堤緩衝帶設立自行車道或是停車場,
只是為了增加閒置空間的使用效率,
請不要把它視為理所當然。
YOTSUBAJESTER wrote:
.............(恕刪)


大大說的有道理!

其他沒有自行車道的縣市 都得和其他的交通工具爭道

在運動的同時還得吸一堆一氧化碳以及其他的有害氣體

想要新鮮空氣 還得騎一大段路到一些散村 或著人車稀少得地方才享受的到

請好好珍惜吧!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