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就是樓主的心態
老實說,現在年輕一輩的誰還時興拜拜燒紙錢?
越來越多人不再參與民俗祭典
燒紙錢只會自然式微,不會越燒越旺
這點我想樓主也不會否認
老實說您只是看這習俗不順眼罷了
要不然台北縣放煙火,一次燒掉那麼多錢
還製造那麼多汙染,你政府哪有立場去勸導民間搞節能減碳?
要知道以前普渡不是統一七月十五拜的耶
是從初一拜到三十,各地輪流互相邀請參加自己家鄉的慶典
好像嘉年華會一樣,後來政府提倡什麼節約拜拜
用處罰的方式限制民眾一定要統一在十五那天拜
現在想想實在是腦殘的決策
不是說要發展觀光嗎?沒有台灣自己的特色難道大家只能去101照像?
紐約的聖派翠克節、日本的祇園祭、巴西森巴舞嘉年華
連偏僻的德島阿波舞祭每年慶典時都一位難求
他們辦活動花費多,但得到的更多
你覺得他們政府如果要求「節能減碳」或是「省錢做營養午餐」
要不要檢查一下是不是秀逗去了
我不會期待政府會發展這種民俗活動來促進觀光
因為公務員都沒這種腦袋
但對一項持續式微的民俗活動扣上節能減碳的大帽子
卻對滿街一輛車只坐一個人、無止境的消費慾望、以及對能源貪得無厭的浪費視而不見
那真的像聖經所說的: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讓我把你眼中的木屑取出來,而你眼中卻有一根大樑呢?
有些地方的確也有推行一些更環保,更"節能減碳"一點的做法
像我們的社區大樓是希望大家一起舉行普渡儀式
金紙也統一收集
然後集中交由公所焚燒
(如果能燒了來發電應該會更好一點)
這樣
畢竟多少還是能顧到民情
但是也多少能少點兒污染
供版主參考....
(但是燒了以後,究竟好兄弟們要怎麼分,就由他們自己傷腦筋了)
另外
聽說也有支票,信用卡之類的另類金紙
需要燒的量就更少了
不過終究是太特別一點,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