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老闆可以跟你借菜刀嗎?我切個菜就好。馬上還你。



如果有一天...當市場成熟了....出現一家叫腳踏車材料專賣店....你買材料..現場有工具DIY.....

醬子開放式的空間的專賣店會集中在人潮多的地方..例如:家樂福.....

醬子...大家的抱怨應該會少一點吧...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到..以前..Yahoo信箱想要收錢...結果...Gmail出來以後....收錢的email就不見了...

會做生意的
就不會在乎那點小時間跟小工具
做生意一定是以和為貴

還巴不得最好每天店門口都排滿滿的都是人+車
若今天你是路人甲乙丙看到如此盛況....

不知道你的感覺是啥?
而且網路流傳+口碑絕對是致勝的不二法門

每個人生來不可能是萬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以及專業領域

與其如此刁難性的去造成大多數車友的反感
怎沒換個角度想

多結交一些車友互換經驗交流?

而且人多了車子必然多也賣得更多
賣車好賺我想是每個車友都清楚的事

但以現在一車難求的現狀
多賣點周邊增加營收額也是另外一種賺錢管道吧....

既然開了店
就絕不可能只有那麼1001套工具可以用...
跟大多數車友打好交情跟關係
之後陸續必然有更多接不完的訂單(以現在的熱潮來看...)
而且搞不好到最後車店變成車友聚集地點

還可以賣其他小吃飲料或是周邊配備....(有點扯太遠)
這樣我想才有可能長久經營

不然我看熱潮過後...準備又要倒整片...
max73210大
你說的那家好店在哪裡..........

煩請PM.......找好店家中.......
謝謝

差點沒被上一家車行氣死.......在車行差點直接幹架.......
......

忘記背後 努力面前
腳踏車店就跟加油站,便利商店一樣,全家就是您家,類比也不要不倫不類,不然幹嗎開在馬路邊,不想服務亁脆開在死巷就好了,做首客就好了啦,另外不借是正常,借您是當然,您情我願,您走您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各取所需,沒什麼好討論的,
如果真得那麼不爽&擔心別人來借工具
那就把大門關一關吧

醬就沒人會來借工具了
版大~不是要潑你冷水~現在人因為電視媒體關係~容易學會媒體無限上綱~
借工具就借工具~借打氣就借打氣~
不用舉個菜刀的例子~完全不相干~
借工具"而已"就借工具而已啊~就情理法也沒什麼錯~
我跟你借~你可借可不借~所以店家也沒錯~但是借的人也沒錯啊~
想來想去這種文章~不就是待人處事嗎?
你有你的方法我有我的方法~
不然借個東西~老闆不想借~臭個臉~借東西的好像變賊要被你們評論一番
這些留給當事人自己心裡去評論就好了~下次換一家就好了嘛~
就事論事吧~畢竟大家擁有個正確的價值觀才重要吧~

rogerhu wrote:
版大~不是要潑你冷水...(恕刪)


您說的真好!

借工具就借工具~借打氣就借打氣~
不用舉個菜刀的例子~


尤其是您洞察原意的能力真是高杆
正是,說穿了就是「待人處事」

開版大~
您真該去學學機車行的「待人處事」了!
開版大~

您不會是間賣菜刀的單車店吧!
我想...台灣的單車店是在蛻變中的一群,如同以前巷弄中的雜貨店到現在的便利商店一般的演化過程.
但...單車店業提供服務的結構似乎缺乏相同的進化激素....
從許多購買/服務的糾紛例可以看出,生產單車的業主並不是消費者便利的最大支持者,同時,單車店也不以服務社區為職志...前者對直營服務的考量,只是很傳統的行銷4p;後者的提供服務係看各自的方便...
這樣看來,我想只有市場機制能給答案了~另外一個結論是單車還會更貴...
這兩點值得推敲的結論,似乎在預告消費者們...你/妳們應負起教育生產/服務提供者的責任呀
可能有些老闆不知道如果工具借久了,這個借工具的人就會成為主顧或是好朋友了,既然要做生意,廣結善緣總是好事,眼中只有看到奧客,看到他解工具就嫌煩,你怎麼知道他不會等下就帶來幾萬的生意?

老想著要收錢,借個版手10元,借個打氣20元,無所謂,以後生意不好的時候就不要抱怨為什麼願意借客人工具的其他白痴老闆生意總比自己好,買賣東西都是一個情緒和信任感。

台灣什麼都要跟美國學,結果學到最後自己的美德都不見了,尤其是人情味,有些東西不能只看眼前,借了你也沒損失,卻要來抱怨,我相信你會失去更多,有機會走走傳統市場,看看老闆為什麼願意多送把蔥,多給個薑,看看這些顧客和他的互動,去學學台灣式的人情味經營,也許會有不同感受!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