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Ubike 爬山陡坡 ..... 什麼心態????

laruk.tw wrote:
其實我知道樓主的原意...(恕刪)


laruk.tw 大
很有思考的內容啊
我贊同你說的


這裡我也想要強調一下
我前文確實已經說明了
工具運用的定義因人而異
所以我單純只是好奇
騎Ubike是想要表達什麼而已

後段我是暗示了
適當工具的使用更有助身心健康
同時也反比了藉由騎Ubike達到大家注意的同時
是否我們也曾注意過
有些高齡車友
他們默默努力運動強身
安全運動的行為
這種觀念價值的注意

-----------------------------------------------

我只是騎車的同時看到滿多的人
騎著Ubike爬山(還滿陡的)
然後踩得很吃力很辛苦
如果騎著適當的車
不也是可以採得很辛苦
而且可以講究的東西才有機會得以討論

------------------------------------------------

網紅的行為
我真的只會是當廣告在看而已
有些已經有底子的車友
說是挑戰
我只能微笑回應
目的其實很明顯
在一切都是適當的條件下
你也可以同時選擇默默挑戰
選擇適當的裝備
然後挑戰出一個照規格的成績出來
而不是這種節目式的點閱成績


------------------------------------------------

我只是看到愈來愈多人
只看到速食榮耀/名聲
然後就用健康年輕體能去換取(捷徑)
但當你真的注重運動健康的時候
這些行為好像又哪裡怪怪的
gaiwai wrote:
單純只回覆這點那位阿(恕刪)



如果阿伯真的尊重這項運動
他會是天天騎著鐵車如他所說每天來個50~60公里練習
如果真的是如此
我們更應該要討論的是
可以有更好的工具調整/選擇
如此甚至阿伯的成績可以更好啊是不是!

我不是要檢討阿伯
而是如果同樣的也是一位高齡的車友
同樣也是尊重這項運動
同樣也是每天50~60公里練習
然後活動當天
騎著大家共識下式當的單車
拿下普通的時間成績
這樣可不可以也算是挑戰嗎?

那為了什麼
大家會特別注意他呢?

高齡60的車友+全裝備
武嶺四/五小時

高齡60的車友+兒童三輪車
武嶺完成

討論的會是誰?

但真的尊重這項運動嗎?
我比較根固前者前輩們
默默的挑戰自我
玩真的遊戲

這些前輩們很多
都是默默的
都是低調著
尊重著這項運動在騎車
Synicism wrote:
如果阿伯真的尊重這項運動
他會是天天騎著鐵車如他所說每天來個50~60公里練習
如果真的是如此
我們更應該要討論的是
可以有更好的工具調整/選擇
如此甚至阿伯的成績可以更好啊是不是!

我不是要檢討阿伯
而是如果同樣的也是一位高齡的車友
同樣也是尊重這項運動
同樣也是每天50~60公里練習
然後活動當天
騎著大家共識下式當的單車
拿下普通的時間成績
這樣可不可以也算是挑戰嗎?

那為了什麼
大家會特別注意他呢?

高齡60的車友+全裝備
武嶺四/五小時

高齡60的車友+兒童三輪車
武嶺完成

討論的會是誰?

但真的尊重這項運動嗎?
我比較根固前者前輩們
默默的挑戰自我
玩真的遊戲

這些前輩們很多
都是默默的
都是低調著
尊重著這項運動在騎車


樓主這帽子扣的有點大 覺得阿伯蠻無辜的
完全無法理解 阿伯那邊不尊重了

要說尊重二字 以自度人的想法
本身就缺乏尊重 每個人的差異性 跟 選擇

我覺得 騎什麼車 爬不爬坡都好
選擇專業的爬坡車 爬坡輪 很好
選擇ubike 也很好
什麼心態 ? 網的心態囉

正常人不會把Ubike 拿來爬山陡坡而洋洋得意這種幼稚的舉動

Ubike 設計不是讓你拿來亂搞的
騎車的本質是運動,社交,享受這項運動。
炫車,炫體能那是個人的選擇,與卿何關?
不同意但學習尊重他人的選擇,會死?
Synicism wrote:
所以是要證明自己很厲害嗎?
Synicism wrote:
如果阿伯真的尊重這項運動
他會是天天騎著鐵車如他所說每天來個50~60公里練習
如果真的是如此……



你這說法
直接想到之前我學薩克斯風
卻被家中長輩嫌說:都幾歲了~還學這個~你學這個可以當飯吃嗎?
阿~我有預算有閒,有熱情就想學阿

人家阿伯~老人家就想騎車,就單純也想參加活動也不行喔?
話說~是不是穿ASSOS,要上卡,吃課表,FTP破300才算尊重單車?
原來隨便騎一台Ubike,

就可以氣死這麼多人

我突然有點想騎Ubike上武嶺了
tearain wrote:
樓主這帽子扣的有點大(恕刪)



工具的選擇
當然你要怎麼挑怎麼選你的決定啊
討論的是
明知有更適當的工具
卻是選了個讓人注目卻不適當的Ubike/或是牛車/淑女車/協力車/三輪車


-----------------------------

如果是想紅
卻又包裝得名正言順
(事實上 本來就已經名不正了 )
我是不太認同

我看到更多的是
這樣的現象
還一推人尤其是年輕人認同
只覺得
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

當你純粹只是打雜跑龍套的象徵性的運動一下
不講不究簡單選擇
這也無可厚非
我也認同啊
只是就是
"明知有更適當的工具
卻是選了個讓人注目卻不適當的Ubike/或是牛車/淑女車/協力車/三輪車"
然後大家看了叫好
我只是覺得
大家的掌聲怎麼變得這麼便宜
gaiwai wrote:
你這說法直接想到之前(恕刪)



您的薩克斯風是買什麼等級的?

不知道有沒有公用承租型的撒克斯風?
只是想要分享與您
同樣道理
如果您真的對撒克斯風有研究
甚至想要認真了解
您一定也會體察到
有些技術的體驗與學習
是必須要透過是當的工具等級才可以了解到
塑膠薩克斯風畢竟有它的極限
只是當您了解這些東西時
反觀
只見一群人只是聽到表演者一口氣高音吹送拉滿音階後
就滿聲讚頌了不起
您會不會也覺得哪裡不太對了

是的
沒有錯
每個人使用工具的方式與定義因人而異
但當你愈知道門道的時候
就會愈尊重這們學問不是嗎?

尊重當然事態度的表現啊
你說的都只是名義上的東西
意義不大
當你尊用一項活動的時候
你會知道你的工具該準備什麼
該練習什麼

有個人要拿著一大根管子
在活動上表演

誰說音樂工具就一定要限定這限定那
確實也是如此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