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同學,那是人家好心,只讓你打三通電話....你要是遇到我,我會叫你明天再打來,最少讓你打半年。
你原po說的
>>我想要讓多一些人能夠認識腳踏車
你的『深度報導』請問有多少觀眾?要是我,還比較相信廣告公司。
>>也讓很多人知道台灣的腳踏車是世界知名的
同上,你的很多人在哪裡?有多多?如何知道這些人並不知台灣的腳踏車世界知名?你又如何證明你來採訪我以後,他們就都會知道台灣腳踏車世界有名?而且巨大更是當中佼佼者?換個說法,既然人家已經世界知名了,那你的『深度報導』對於他有啥吸引力?
看了你這樣敘述你的motivation,沒請你回家好好做功課已算很客氣了。我是不知道你提問有哪些,如果你是這樣跟他們說的,呵呵。那可能就真的謝謝不聯絡了。
如果你還是在意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拒絕你,我只好說,這就是職場的慣用語言。沒有那個上班過後的人不會知道我很忙是等於謝謝不聯絡的。
給你一個比較有用的建議,如果你真的很想採訪他們,請真的做好功課,上面已經有很多人建議過怎麼做好採訪前的功課。你以為你在電話裡面講了你的題目很了不起嗎?老實說,恐怕就是因為你講了題目,讓人家覺得『請你在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再打來』。他不明講,說很忙,恐怕就是在暗示你,你還不夠格來採訪。
我在NGO單位工作時,也一堆學生為了交作業來採訪,一年總有個二三十人以上。通常有禮貌的,會來辦公室拜訪,說明他的目的及需要哪些幫助;等而下之的,在電話裡面就想做採訪了。對於後者,我都直接要求,你要就來辦公室這邊談,不然請你採訪別單位去。會來的,先聽他們打算怎麼做,程度太差的,直接指著我們的圖書室,請他進去裡面自己找資料,把相關的概念釐清了再來。六年來,沒有先進圖書室的人不超過三個。講這個不是要說我們無情,而是真的提出的問題一點水準都沒有。學生總認為一次的採訪獲閱讀就可以解決一篇報告,對專業的人來說,如果只是要這麼膚淺的東西,Google一下就會有很多data了,我沒義務花我寶貴的時間來跟你講這些。
我的 Flight M1
有沒有發覺..
你在這次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處事方式!?
我也是單純上班族
我們每項工作都有所謂的KPI
絕對不包括"接受訪問"這個Item
尤其是在商言商的公司
無論是大學生或是碩博士班都一樣
他的研究或報告能對公司帶來什麼"效益"?
任何一個公司都不會是慈善事業
越具規模, 越具名氣的公司, 每天可能應付了一個你..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你
但是他們為了顧及您的顏面..
很婉轉的告訴您"再聯絡"...
就如同去新公司應徵一樣..等候通知..
這也是一種變相知難而退的方式
這可以解釋是一種"婉轉的拒絕"
可惜你不懂..
我想大家不是要"指責"你
只是想告訴你..社會與校園是天差地遠的
他們以直接的態度告訴了你
不要氣餒!!
我建議你轉向一些知名度較低的廠商
因為他們會希望比較多人知道與了解
通常會比較願意接受採訪的
附上你的問題與方向
接受度會更高噢!!
Good Luck!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