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就是對人最基本的"尊重"...這樣的說法不知道是我落伍了還是我以前學的東西是錯的!?
說到這想起兩件事情:
第一件:
兩年前去日本接受為期半年的Basic Trainning,記得出發前老闆一再叮嚀,有日本同事在場的時候"盡量"
用日文來"溝通",不要用中文來討論問題,因為那樣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因為既然是溝通就是要讓在場所有人
知道你的問題所在,需求為何,甚至是不滿...而這樣的觀念我一直銘記在心,只要和日本人COWORK我會
盡量用日文來和大家討論,即使是客戶用中文跟我說我也會把客戶跟我說的和日本人再講一次,即便是和
工作無關的我也會和日本人說,要幹譙私底下在幹樵,我想這樣才是對人最基本的尊重!
第二件:
四年前還在台大讀研究所的時候"忽然"瘋狂的迷戀上公路車,當時網路自行車相關的討論很少,只能靠自己
一家一家車店的慢慢去從自行車店老闆上挖寶,當然其中也有遇過理都不理你的店家,更甚者也遇過該店家
直接告訴你該物品你根本買不起,一想起來就覺得很幹!但是當中有兩家車店老闆是讓我很感動的,他們願意
花很多的時間跟一個可能不會消費的死學生解釋公路車材質的特性,車架不同角度所造成的影響,輪組特性
品牌歷史...等等相關資訊而不是只說價錢,只論重量等數據化的表現!一家是台北的K3,一家是台中的弘馳...
我想弘馳的阿如就我所知和觀察他其實是很重視"學生"族群的,我私底下有跟他聊過當時為什麼會對我這一
個死學生花那麼多時間解釋,以及花很多心力替學生族群幫他們在預算內及自己的利潤考量下真的很努力
地達到學生族群的夢想!他只說了一句話:大老板也是學生變來的...我就瞭解他的"用心"了,我的確後來在
自行車的領域上花了五六十萬吧,未來應該還會繼續消費!所以我想因為穿著隨便就招到店家白眼相待這
種事阿如應該做不出來吧...
結論:我想整件事就我看來有兩個原因導致此誤會的發生:
第一個:對通勤車認知上的不同,這我可以理解,因為我現在對通勤車的想法是把我的Colnago Master改
成單速車搭配Record+Ambrossio手邊框!這是我的通勤車設定...我想這樣的設定在台灣超過
50%的自行車店是無法滿足我的需求的...這樣的狀況我想只能靠"溝通"去解決吧,而非甩頭就走
或用老闆聽不懂的英文來表達不滿就可以解決的
第二個:老闆不笑的樣子太兇,我想這是車友普遍對阿如的第一映象!但相信我他笑起來像色鬼一樣也沒好到哪裡
我會建議阿如去上美姿美儀課的....
我承認這是車店護航文,目的是希望好車店能在批評聲中吸取到經驗,因而能持續進步好提供給車友更好的服務
K3,弘馳都是我認定的好車店...
誠如你說的 要大家不要牽扯到你的女友 但是你這樣發言對老闆又是公平嗎?
或許那個老闆的臉真的很ooxx所以讓你產生負面的解讀 但是能怪他嗎? 還是怪他媽媽把他生成這個模樣
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 只要不合我意 就此仇非報不可 以牙還牙的想盡法去攻擊他 就連高知識份子也是這樣
人家常說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惡)之處這 就是為什麼你的發言 獲得批判的比贊同的多
我建議如果你真的嚥不下這口氣 就乾脆把店名公佈出來 但是你帶種的話 也請你把你的名字公佈 讓你自己對你的言論負責及受到法律的監控
上次去G看折疊車,問老闆說可不可以裝擋泥板,老闆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跟他聊天的客人朋友都笑了,
然後說這種車沒人在裝這個的...旁邊的客人說下雨天沒人捨得騎車的,但就算沒下雨還是有水坑吧,而且
我比較喜歡有擋泥板的造型
我又問那這台騎起來會不會不紮實有異音,老闆好像不太爽,叫我自己上網看大家的反應,說通常來店裡看到
有車都直接帶走了,好像暗示我問太多了...
聽完之後產生一點心得:
1.好像愛車的人很多,愛車的程度大過於愛"騎"車的程度,大部分人都被車子左右了,而不是自己來主掌車子
2.由於最近單車熱賣,所以也造就了許多高姿態的騎士跟老闆,車子沒破萬沒面子,不能裝一些擋泥板之類的配件
顧客不能問太多問題,最好2話不說直接拿車
可能是我運氣不好,大部分都遇到姿態比較高的老闆,不過也有遇到客氣的,但那都是沒掛牌子的店家
大家也可以靜下心來想想,自己要的到底是甚麼?
417610tedued wrote:
sorry 這兩天要...(恕刪)
所以你不是這家車店的老闆 那個老闆不是你的員工 你用你的標準來看那個老闆 當他沒達到你內心認定的服務水準 你就上來批評他
我本身也是從事服務業 我本身也會用較高的標準要求我的員工 但當我遇到我認為服務不好的店家 我會引以為戒 但是我並不會公開的批判 因為我的認定不代表所有人的認定 而且我也沒有資格去幫人家訂標準 這就是我要表達讓你知道的地方
我並不是幫店老闆護航 因為你沒公布是誰 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家店 我只是希望大家要發言批評前先想一下是否應該發文 當然囉 如果他口出惡言或語帶挑釁或者是售後服務不好 這樣我絕對支持公開批判 但如果只是老闆的態度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的話 我覺得大可不必
人非完美 一定有還要學習加強的地方 或許你一開始發文是在氣頭上所以用詞較嚴厲 這個情有可原 但是勇於認錯也不失風範
我相信 你經營的超商絕對也有可以讓人家挑的毛病 如果你的毛病讓人家刻意放大或是負面解讀並且在網上公佈的話你做何感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