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東西都一樣,喜歡的人就認為他值得,不認同的,有再多的客觀資料都是枉然,
再請教各位,在花錢時真的認同數字漂亮個兩三個百分點,價錢就要你多付兩三成嗎?真要這樣,又何必討論 C/P 值?再者,非職業選手的各位,真得嚐得出那一點差別嗎?
小弟今天才又幫老婆訂了一部 Dorcus,加上自己的那部黑黃,總共砸了43張小朋友在裏面‧
"又一個保皇黨",各位先別急著罵人,先看看小弟當初為什麼在跑過十幾家車行後會是選擇 Dorcus‧
兩三個月前挑車時,小弟爬文爬半天,只搞懂 Shimano 的各等級差異,以及車越輕越貴,就這樣到處看車,Giant、Merida、Fuji 和 LG 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直到最後到台中某車行被一輛 Dorcus 黑黃車吸引住,加上跟老闆談得蠻投機的,就這樣訂了第一輛 Dorcus‧
沒錯,就是很膚淺的以貌取車,後來祧好配件,Check完成車重量後,就請老闆組裝了‧就跟在光華商場買電腦一樣,自己挑好組件再交由店家組裝,所以,小弟的車應該可以算是組裝車吧‧
現在第二部車,因 Dorcus 沒有推出 15" 的成車,他們就在 Shackle New 2 車架上套上 Express的成車配件,兜成一部成車給我,這樣好歹也算客製化訂單,這樣的服務 OK 啦厚‧
最後是騎乘感覺,哈,小弟說不上來,至少那部車不會讓我因為騎得不順而不想騎‧至於什麼硬度強度Q度,小弟也不太瞭,反正遇到坑洞還是會顛一下,遇到上坡還是得退檔慢慢踩,遇到下坡還是得點放煞車‧
騎車就騎車嗎,何必搞得那麼複雜,所以我連速度表里程表都沒裝,騎單車也不過是要練練身體順便享受安安靜靜的徜洋在中部山區的寧靜中‧這樣就夠爽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她停產了,也找不到庫存貨了
所以找遍了各大網站,爬遍了討論區,想找看看還有沒有其他選擇
最後看到D牌的車,所有之前列入考慮的車都放棄了....= ="
我無意奉承,只是第一眼的映象罷了!!
只是他的預算比我想像的高太多= ="
另外,其實我一直就對國內許多大廠很不滿
就是車價貴的嚇人,價差也貴的離譜
畢竟是自己家開的,賣自己人還賣這麼貴
外銷的價格以平均所得來說應該是要較便宜的才對阿!
結果在國外賣便宜,國內開天價....
就像我們在國內聽到"進口"這兩個字,至少價錢就可提高1~2成!
But這些都是MIT勒~= ="
如果各大廠牌都有心要推廣自行車
我想不是老闆寫寫環島日記而已吧...= =
海豚的造型在我看來 有沒有所謂的特殊功能 更不可能因為它的S型而有吸震的效果 就單獨只是造型還有低跨點而已 所以基本上挑Hardtail的車架唯一的重點就是尺寸正確即可
不過 我很訝異Dorcus卻造就了一群死忠的支持者 這些支持者就像捍衛隊一樣的維護Dorcus 這代表這個品牌一定有過人之處 不管是塗裝還是配備還是價格甚至於是客服 絕對有哪方面的條件凌駕於國內其他的品牌 這一點的確是值得肯定的
有競爭才會進步 有可能因為Dorcus的崛起會讓G牌 M牌 F牌有所警惕與改變 這何嘗不是對所有車友都有好處
用了"你看見了嗎?"這句話,代表我的言論不太洽當,再次道歉!
BUT~我要說的只是"起摩基"的問題罷了!
而車價昂貴是事實!
我也知道G排曾有過很大的低潮,而且還一度被外國人唾棄(包刮連美國車行都不修G牌的車!)
而他走過來了,看到他現在在國際上發揚光大,我們都很開心也很感動!
But,我說的是指台灣車廠,不是只有針對g牌,只是他是指標性的大廠!!
普遍台灣人還是很媚外的這點是無庸置疑,如果相同以g牌和外國廠牌擺在一起,光是聽到"進口"兩字
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先看外國廠的車,其次才討論c/p值吧!
台灣產業就是最優產品一昧的外銷,內銷產品永遠都是次級貨!= =
如果在台灣建立起信心,人人都買的起,這樣難道不好嗎?(或許有人會說"這樣就沒辦法炫耀了阿!",而這想法真的很xxx)而且如果街上自行車數量一提高,失竊率也會相對降低吧!!
從我國中的時候就已經在玩車了,只是那時候真的連一台入門級都買不起,那時候跟哥哥一起存錢存了兩年,高一時才買了人生第一台車,就是g牌97年的atx840...二手的,花了五千塊!
周圍的玩車的朋友,每台都是上萬元的好車,但我很滿足了,至少我實現一個夢想!!(雖然最後的結果是那台車被無期"借"走了!)
現在大學都快畢業了...我只想再實現自己的夢想一次!
我想這些都不是一年前才開始的!= =
抱歉扯遠了!!
只是想讓許多跟我有同樣夢想的人可以離自己夢想再近一點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