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為人父(我的小鬼今年高一)的小小感想:我不知道我的小鬼以後會不會當國手?我也不確定未來他的出路將如何?雖然我對國內的環境、制度感到很惶恐很無奈;但是小鬼從小就是不愛唸書,對於自由車運動卻有莫大興趣,當然我也知道興趣不能當飯吃,我也只能安慰自己“適性發展”吧!盡量在能力範圍內全力支持他,陪伴他;期待他有一天真能發光發熱!!
孔明車燈 wrote:一直以來,就是想陪著...(恕刪) 我覺得可以先面對這件事情好好一起來研究把他當成你的好朋友一般之前我和我朋友打高爾夫打得很兇時有一天他也說想做國手我們兩個查了很多資料包含當國手要有什麼資格, 有什麼考試, 比賽要去比台灣所有國手奬金排名最高多少,最後就放棄當國手了, ...做這麼多的練習, 成本, 年薪大概 200~300 萬吧而且只有那萬中選一的台灣 No.1可想而知, 我們的球球后成本更高了.. 國外訓練, 國外比賽~ 世界規格
退伍前大家在那邊 "盍各言爾志"有人說要當台北東區種馬有人說要當台中種馬也有人說要當國父(全國小孩都叫他爸爸)幾年過去了大家不是前額微禿就是小腹微凸有女人願意多看你一眼就偷笑了台灣家長普遍都有干涉小孩未來志向的焦慮就像飯還沒煮熟就等不及要頻頻去掀鍋蓋一樣每個人生都自有其柳暗花明放寬心才能好好欣賞
台灣的父母跟傳統中國父母一樣, 一聽到孩子的志願不符自己期待 ,就馬上一堆負面的想法湧上心頭. 今天如果孩子說我長大要當大官賺大錢, 你會這麼焦慮嗎? 其實你不是在期待孩子過出自己的人生, 而是期待孩子照著你的規畫去過. 這太沒意思了. 人生貴在體驗過程, 就算是當自行車手也是每個人有不同的體驗. 失敗率高不代表就不能做, 父母只要提供孩子所須的幫助即可. 現在一堆父母把孩子往補習班送, 一直逼逼到念完大學研究所, 然後呢? 一個月領個四五萬很利害嗎? 孩子的人生有自己主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