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也是用STYLO 一開始的我也是想升級XT齒盤
但是在看了(哪一期我忘了)What Mountain Bike裡的齒盤評比 STYLO的剛性表現明顯比XT來的優秀 主要是因為STYLO的一體軸是採用鋼材 XT是用鋁材(也是優點之一 重量比較輕) 齒盤硬度也是STYLO略勝XT一籌
再加上台灣Truvativ比XT便宜了1/3價格 所以馬上就跟老闆定嚕!!
同期雜誌也有實測(02-06)XTR齒盤 重量的確是無人能比(跟同期FSA caron齒盤差不多重)但是在強度以及硬度表現上不理想 比XT還遜 但價格明顯2倍以上~適合選手及凱子用...這是我自己下的結論= ="
我也有在友站上看到XTR大腿歪了 最後用扳的把它扳回來了@@"
所以XTR不見得在性能上是最優秀的 但是重量真的是屬一屬二!!
but 07XTR看起來強壯多了 而且目前為止也還沒聽到有啥米瑕疵 但是高貴的價格還是高攀不起

XT 齒盤重量760g
STYYLO 齒盤重量 880g(我自己實測915g)
差了155g 耐用度大大提升...況且為了荷包著想 這155克就從體重上減好了

有輪子都喜歡的烏龜@@" 環島、新中橫都騎過...人強車就強
其實很多事情都有所謂的「技巧」存在
有點東西是在書上學的
有些東西是自已實戰上摸索出來的
花錢買高級零件對很多站上的同好而言很容易
但是自已的零件是不是發揮他該有的價值則未必知曉
您組車的這家車店我去過
不過沒有跟他買任何東西
我自已是騎SPECALIZED M5的車子
有沒有興趣改天辦個台北地區的車友會
大家賞車交流經驗啊
感謝網友仔細看圖,以下是我的回答:
走線的四個原則是:1 直進 2 直出 3 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 4 做到最短,
做出來的結果如何,還是要問自己雙手的感覺。
A 外管並未太長或太短
走線好時,磨擦力小,夾器的彈簧力道亦可減小,故內線看來微彎。然而這不會使煞車力偏軟,反而使煞車力更強。
因為手所出的力不需要再克服一大堆線管的摩擦力及夾器的彈簧力,所以有更多的力量可以當做煞車皮的正向力,所以煞車力更強,既輕又隨點隨有。
B 走好的線,彎管會微微離開夾器,不會抵在上面。
抵在上面當實際操作時,會干擾夾器運作,製造不必要的阻力。走線的直進直出判斷是在煞車皮貼住瞬間看,並非在未煞時看。實際上,煞車操作的全程,彎管都不可以抵在夾器上。
另外,前煞確實需考慮避震前叉做動的影響。
C 後煞的表現永遠不如前煞。
對車主而言,兩手的感覺“平衡”且都”很好”,才是最好的手感。
如果兩輪的煞車都放手把”手感”做到最好,不平衡的感覺其實一直存在的。所以要用一點小技巧讓前輪的手感提升到後輪的程度,此乃所謂”前輪做差一點”,實際上兩手的手感仍然好的不得了,這要問自己的手最為清楚。
D 大多數車架到店時鉤爪都不是正的,但通常並沒歪到影響變速。
此次FUJI的鉤爪確實歪過忍受範圍,故須修正。調鉤爪是正常程序,跟調變速、調煞車一樣,沒啥特別,版友別想太多,全新勾爪來也絕少是完全正而不用調的。
E STYLO 大盤的變速效果確實相當不錯。
然我知道 XT 大盤性能絕對不僅如此(堡主若不是非要問我誰好,我也不會多說)。堡主也不要太介意,STYLO 的變速性能是否已相當不錯,堡主自己應相當清楚,對上 XT 大盤,那是相對,不是絕對。
F 版友提供的連結我有連去看,我喜歡說自己好,不喜歡說別人如何如何。
然而我既然要開店做生意,又以技術好為號召,當然必須要不斷磨練自己,使自己禁得起考驗。這與車友做得不錯寫在BLOG裡分享是完全不同的(他做得真的不錯!),版友對我的質疑理屬應當,若我提出的這些技術解釋不能說服你們,那也只有麻煩各位自己動手試試,走線走到彎管微微離開,效果如何,一試便知,謝謝各位版友與我討論,也謝謝堡主轉知。
註: 在技師來文中的”要用一點小技巧讓前輪的手感提升到後輪的程度”,原本我覺得用”提升”兩個字用法很奇怪,問了之後,才明白煞車原本是從無到有,後煞車走完後,前煞車開始走線(此刻是沒有煞車能力),要一直調整”提升煞車”讓手感到與後煞車一致。倘若繼續提升,前煞車永遠會比後煞車輕盈。
A: 我了解夾器的彈簧力道減小導致內線看來微彎。但是這微彎非常巧妙,巧妙到有無虛位產生,就不是照片可以分辨,我相信以該技師的功力而言,應是無可挑剔
C. 後煞的表現永遠不如前煞,則前剎該不該向下修正?這一點有很多可以討論:
1. 以物理運動而言,煞車時重心轉移到前方,所以前煞車比後煞車擔負更多責任
(例如機車前面可以用到兩個對六卡鉗,後面頂多一個對二或對四)
(不論是汽機車,前碟盤的直徑 (力臂) 都大過後碟盤甚多)
2. 以小弟個人而言,左手握力遠不如右手,所以小弟的前煞車 (左手) 比後煞車 (右手) 輕 (靈敏)
這樣在靜態的時候,兩手的感覺不“平衡”
但是在動態的時候,兩手的感覺剛好“平衡”
如果前煞和後煞平衡,長下坡時我有兩個無法應付的狀況
1. 左手握力衰退太快
2. 前煞又很吃重
3. 導致無法瞬間降低車速
所以我會放手把”手感”做到最好,靜態的不平衡感的確存在,不過一上路就都 OK,但這是非常個人化的設定,沒弄好的話會搞到前煞車一拉就來個前空翻,所以還要考慮車手對於單車的適應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