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武嶺}業者..道歉了....嗎?1樓有更新

fubilipaul wrote:
能不能請鄉民們同情一下,不是怎樣傷天害理的大事情...(恕刪)


如果每家民宿都有理由..
有樣學樣~
業者都塗上自己想要的特色

我想~這不是大家想要的油漆環伺休閒環境吧

TENRAL wrote:
開版大大您lag了....(恕刪)

要在車上睡的話,
武嶺停車場不錯,視野良好又涼快


看到這張圖,就好像山坡長了皮膚病
煞風景阿......
這跟到旅遊景點留下遺墨(XXX到此一遊)一樣,真是.............

大家要愛護一下大自然,不管是業主還是過客,來這風景地區旅遊的
旅人,喜好的追求的都是大自然的美,業主商業行為的肆意的加工,這樣還能
還留有自然的原貌嗎?失去它原來的自然美貌下次還有客人會來嗎?

三思........


為圓前世因 為圓今生緣 歷 三千災 八百劫 天道無情 人道有心 渡為結無常果
有一次,我載著舅舅由136轉國姓回埔里.舅舅望著車窗外的景色說道:哇~這邊的山仍是"活跳跳"的呢.
我們常說"不動如山", 山…真的不動嗎?
台灣的地質還很年輕,活潑"好動"是必然的,我們只能期望她不要"亂動",至少輕一點…柔一點.

這篇談到武嶺,也提到清境.就先到對面的屯原看看清境吧!

鏡頭不夠廣,也不是全景圖.意思到了就好.

這是能高越嶺的屯原登山口,不只幾百公尺高的赤崁頂活跳跳,兩千多公尺的大山更是'動能十足"


照片右下角是拍照日期,對照當時的季節也可清楚山的狀況.


廬山也出現在這裡,看看2007年的溫泉區.同樣的,這也只是部份.

這是我最近望著廬山的時間,因為,不想再去了.
建築師都知道要將山區的房子蓋在堅固的岩盤上,若條件不夠,也知道如何補足.列出工法與預算之後,
相信沒有幾個業者有那種氣魄與財力的.而且,還有使用年限與環境丕變等..不確定因素的風險了.

看看赤崁頂的例子.早年打樁構築的邊坡護欄基座


2009/09


2010/06

這就是舅舅說的"活跳跳". 我們還能說"不動如山"嗎?

烏溪北岸的斷崖,非常壯觀.但,也禁不起風雨的侵蝕.


山崖下河床邊,也只能有這類建築.


有人墾殖的地方,就有土地廟,客家鄉親稱為伯公廟.這是921地震園區旁的"伯公廟".


海拔兩千多公尺的高山上也有伯公的身影,因為…有人在那兒屯墾討生活.


這是太平酒桶山,法蝶餐廳(民宿??)旁邊的建築. 猜猜看…是何功用呢?


土地公是也. 您…猜對了嗎?

法蝶…何其浪漫啊!但…仍依循傳統,恭恭敬敬的祀奉著土地公.
做生意的,開工廠.公司的,日夜不休跑車的運匠們…大家都在拜土地公,在鄉野山林間討生活的更不敢不拜!
除了伯公;還有山神哪! 土地公掌管大地之事,倚天吃飯,靠地過活的人們莫不敬天畏地求個風調雨順,諸事順遂.
而這些皆是天地所賜,蒼生共享的資源.

我們常可在山野間發現這樣的房子





不管型式.理由為何,借住大地,總有歸還的一天,租約到期也不能賴著不走.

對租住地善加維護,妥善管理是最基本的.

奉 福壽公 地理婆 諭
地理萬物婆 知敬
福壽康寧公 明尊
地生萬物 其來不易 一米一飯 撿拾珍惜 切勿浪費 暴殄天物 乃得福也.
一草一木 各有生命 環境之源 百年樹人 前人辛勞 春風共沐 感恩之餘 切莫毀損 乃得德也.
大善德施 來自十方 供養眾生功德無量 知那裡來 明那裡去 人人惜取 整理清潔 同心維護 是奉公規.
緣德眾生 受吾庇蔭 常如來去 更應盡力 恪守公規 正立典範 薪傳緣會 感召來生 天下一家
源遠流長 吾之望也.

何時該歸還?天地自會告知.


那些地方勿存貪念與僥倖…祂也會明示.




大自然能幫我們善後收尾的,會被消彌得無影無蹤.

大海能容,卻也容不下人的自私,終究還是會回到人的身邊.

開版大對環境生態的關注令人欽佩,改了標題之後…小弟頗感遺憾.
山區有其維生的條件與苦楚.


市集在方便繁華之餘亦有其紊亂粗鄙


單車慢活僅地表活動之其一,既賞天然美景復虞地利之不全?
魚與熊掌難能兩全,左執矛,右執盾…何苦來哉?

衣食足而好禮,心生悲憫常保體恤謙卑之心,默化潛移終得克竟其功.

有心為之,雖居陋巷亦有洞天.


喧囂的鬧區亦能賞到滿樹的大鳥


黑水溝的落日淒美


單車道的夕陽也不賴


我對台14線的牢騷
噴漆本意非破壞大自然、、、

天啊、、這種聲明聽的下去嗎?

leone823 wrote:
有一次,我載著舅舅由...(恕刪)

很有心呢
繞個大圈子
只怕很多人不能意會
-------------------------------------------------
-------------------------------------------------
除了大自然景觀之外
人類活動也是文化的一部份
想法也是文化的一部份
生活方式也是
------------------------------------------------
民宿
以其特色而有存在的價值
在都市化之後剩餘的破敗的偏鄉
民宿可能是一個小小的生路
------------------------------------------------
視覺藝術
很有可能是這家民宿的特色
需要深入的了解
-----------------------------------------------
這是一個認知的衝突
或是一個消費的糾紛
藝術創作不可能向認知的衝突道歉的
藝術創作會不會向消費的糾紛道歉,我不知道
誰該向誰道歉?
---------------------------------------------
最好不要朝"文化認知的衝突"發展!
fubilipaul wrote:
去年我去看活動的時候...(恕刪)


明明有些根本都沒合法執照

叫民眾如何同情,如果是這種

濫情,而導致風災來時才來靠

說國賠,那我寧願支持鳥政府

拆一拆,說穿了,要錢不要命
leone823 wrote:
何時該歸還?天地自會告知...(恕刪)

寫得很好。我相信清境那邊的山坡地,大自然總有一天會反撲的,只是看什麼時候而已
可惜了這家美美的民宿
我絕不會光顧了....反正它也不缺我一個客人
只是我很好奇這家民宿業者該怎麼收拾還原
把油漆過的小石頭翻面?
小時頭還好處理
大不了老闆你自己搬去佈置你所謂的浪漫紫色屋子
反正眼不見為淨
但是山壁呢?
要用松香水去清去刷?
還是整個山壁用刮的??
該不會用油漆噴綠色的還是黃色的?
希望大家持續關心後續清理的狀況
我不是所謂的在地人
但我很關心 也很喜歡清靜
也懇請有經過的車友幫忙看一下
謝謝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