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捷安特的車 淨賺多少?

aniceb2k wrote:


做生意這麼簡單...(恕刪)


所以....................

反問一下大大

為什麼麵包店一直倒

而單車店卻一直開呢

如果沒有毛利的話

這些瘋狂開的單車店家真的是開來做善事的嗎??

還是錢太多不想放在銀行發霉

拿出來燒一燒??

所謂吃米不知道米價是..................??

小弟不才

雖然不是開單車店的

當然也比不過所謂店員豐富的知識

不過小弟也是開店的

應該也算是做生意的吧

我只想說一點

如果真的有一天

東西到了我這邊

也就是最下游的店家

我還可以開到3-6成的利潤輸出

而且還一堆人排隊等著買

那真的是我發達的一天了.......

此外補充一點

麵包店還是有賺錢的店家

而且賣的最好獲利也不錯的

就是所謂的10元麵包店

薄利就不能生存????

多銷還是可以賺的嚇嚇叫

IT要有道德!
IT要有道德!
IT要有道德!

モーニング娘。最高!
ace1718 wrote:
所以...........(恕刪)

你的世界~不是0就是1嗎??
店會倒、店會開的因素就只在成本嗎??
很多經營不下去的店~最終都把原因歸咎在成本
但~往往避而不談看不見的因素
有多少看不見的因素
相信你開店的人一定也很清楚
我也開了幾家店
自己知道~滿店的客人有時候不代表賺很多錢
這你一定也有所體會
客人很多~你的工讀生也都覺得你一定賺死了
但真的賺死了還是死賺了
你自己知道啊~
gary小河馬 wrote:

你的世界~不是0就...(恕刪)


大大說的我了解

當然

店滿客也不表示獲利好

這是因為進來的客人目的不一定都是買東西

而且每樣單品毛利也不一定

可是目前單車商品的定價

而且商品一直在流動

如果商品都有3~6成的淨利且一直在"流動"

就算扣掉控管及其他成本

我想獲利還是算可觀的

很多大大誤會我了

我的發文並不是去指控所有的單車店家"賺很多"或"黑心"之類的

而是如果商品都有這樣的利潤且楚於一直在流動的狀態

要說店家有多"可憐",多麼"難做"

我想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以目前的單車熱以及這樣的獲利來說

我想單車的獲利比起其他目前苦哈哈的異業店家

確實"不錯"多了

不是嗎??
最後

我還蠻看好這波自行車的蓬勃

像是早期的手機 3C產業等

因為這個行業也開始抬頭

相對的很多家有能力作單車的公司也出現

進而成本也漸漸的開始透明化了

對於消費者無疑也是一大福音
ace1718 wrote:
最後我還蠻看好這波自...(恕刪)


不好意思,
想請問說你這裡所說的有能力做單車是指整台單車嗎?
還是只有單指車架或是其他零件?
"WOW. Such a crappy built frame costs $300? I think you are hijacked."
今天去了麵店吃飯,看到陽春麵要價40元! 於是跑去跟老闆說你一碗麵成本才9元,賣我40太貴,今天佛心來的讓你賺2成好了,12元給你不用找了.......




於是老闆轟我出來,我要發揮網路優勢,媒體力量,上mobile01,ppt,狗狗日報說你們服務爛,利潤高,哼~
花錢是大爺呢~ (可憐的老闆還在默默的煮麵、批貨、切菜、熬高湯、洗碗....)

消費者以為有了良好的資訊管道就可以暢所欲言,自以為公平合理的定價? 賣麵這麼好賺你怎不出來賣? 腳踏車這麼好賺你怎不出來開? 網路上每個人都是專家,每個人嘴巴都很厲害,都可以幫店家評估該賣多少,利潤有多少,開一間店賺多少,我想大家可以去當精算師,去年主計處公佈各行各業平均年薪最高的就是精算師了,我想那些美國哈佛念畢業為了考張精算師執照考到快仆街的高手專家們應該都比不過網路大大們的超級精算專家



哀~~消費者被寵壞了,連淨利都要讓你知道....
鍋紅人 wrote:
上次高雄某大GIANT加盟店不小心在他的網站上公佈了GIANT給他的公文...(恕刪)


話說去年11月買車時,逛了某家店!!
不知是老闆忙到沒空招呼我?還是不想理我.....
那不要緊,都過去了~~

當時心中是有個底,打算購入Yukon,當時還沒想到要選機械碟煞版的Yukon Disc!!
看哪看,沒看到08年款塗裝Yukon,所以在門口辦公桌上翻型錄~
跟老婆解說08年塗裝與機械碟煞版塗裝的不同!
許久後,老闆還是沒能招呼我們,我又繼續翻型錄..........
結果翻到不該翻的東西.....就是鍋兄提到的公文!!

當時菜,沒能知道捷安特旗下各車系的名稱......
所以就針對Yukon去找,一看....差點沒掉下巴!!!
趁老闆沒發現前趕緊收好,免得招惹殺身滅口之禍.........

我當時想,就算車行送1000元配件,那也是市售價1000元~
實際上那些東西若以店家進價成本計算,所謂送1000元配件,可能實際支出成本應該不到500元!
賣一部Yukon Disc(當時建議售價9800),再扣除配件進價成本......
應該可以賺....N千N百元~(實際數字就不明講了,免得惹爭端!)

一整個月的銷售額再扣除其他可變動與不可變動成本,例如水電瓦斯等等....
淨利是真的很可觀!!
尤其現今單車熱潮,造就了所有相關產業的興盛~~~
有注意到財經新聞的人應該很清楚!!

但憑良心說,單車與相關產業排除大廠外銷訂單不說......
國內小規模經營者慘淡營運也是好幾十年了!!
如今終於有機會翻身,也是無可厚非~~
畢竟人家苦撐了幾十年,現在大賺,也許也不能補足多年的虧損!
一塊不值錢的農地荒廢多年,如果遇到政府要徵收,一夕之間貧農變成田僑仔....
那都是命!!風水輪流轉嘛~~~

單車熱總會退去,供需量總會衰減........
只是....多久不得而知!!
繁華消散後,誰還會關心單車及相關產業撐不撐得下去~~~
現在是汽車相關產業過寒冬,假以時日.........
呵~誰知道呢~
⚠ 騎機車很討厭莫名其妙被狗追著吠,甚至被狗咬!我不能打那些狗自保,因為那些狗有人罩...
沙羅季曼 wrote:
話說去年11月買車時...(恕刪)


大大說的不錯~
我曾在成車廠待過~
工廠組好的成本不說~
以員工價去買的確低到大家難以想像
幾乎是市價的?折(還是不能說,看01的車商滿多的)
你想想看~
大部份的車店
賣你九折再送東西都還有賺頭~
那你能想像如果是成車廠的員工
能用多低的價格買到??
最近幾個月,附近幾家開了幾年的麵包店都倒了,原本熱鬧的商圈,掛出出租的店面一堆.

當然台中市區也冒出一堆看來起還蠻高級的獨立品牌單車店.

公司單車社一位同仁,中午都只點最便宜的便當,為的是要花40,000元買2個公路車的輪子,可再減600公克.

而這2個公路車輪子的利潤當然是遠超過賣一台4萬元整車的利潤!

這就是消費的2極化!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