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也是把T2當通勤車每天上下班(還好公司有地方讓我放),偶而下班順道夜騎去
其實自行車熱,跟油價高一點都沒有關係
每天走在台北市的道路上,自行車的通勤族很少、非常少,跟日本的單車族完全不能比
請不要跟我爭,買自行車是因為高油價,因為通勤一趟下來五隻手指都數不滿
不過下班轉進河堤,就不少人夜騎了,所以這兩年通貨膨脹,大家選擇比較低消費的活動
健身、環保、節能、省碳、又賦娛樂價值
自行車在市區當交通工具並不難過,難過的是沒地方停車,不放心車離開眼睛
(如果台灣有像日本那種保管自行車的停車場應該會蠻受歡迎的)
有鎖?連機車有鎖都整台扛走了,更何況自行車
空氣不好也是個原因,台北市汽、機車實在太多了
所以如果在市區要把自行車當交通工具,買便宜一點的車吧
既可以省車錢,又可以真的健身,被偷也比較不心疼(基本的鎖還是要有的)
別跟豬打架,得不到好處還會弄的一身臭
就這樣持續了一年多,當初買車也不是為了節能減炭,也不是像最近很多人趕流行,只覺得可以省
很多交通費而巳,算一算一年多,腳踏車錢就賺回來了.只要離家不遠的地方我都會騎車代步,到了
假日,反而是腳踏車休息的日子....
台北市的路況是不好,汽機車又多,其實對我而言騎車通勤的心態一定要轉換一下,也不是什
麼休閒,我是以國外的單車快遞的心態去騎,要在這個車水馬龍的城市趴趴走,就要發揮單車的優
勢吧,或許心態上可以強勢一點,單車的機動性,好鑽,慢車道人行道交替使用,警覺心可以高一點,
其實對我而言也是一種有趣的冒險,也是考驗自己的專注力和反應,當然強勢一點並不代表妨礙
其他用路人的權益,而是要視路況,身邊的車多車少去調整,至於要在台北市區各大道路弄個像河
濱公園一樣的單車專用道,不知要等到哪一年,那種騎乘的感覺又會是如何,不知道,有些國家也只
是在慢車道用白線在慢車道畫二條白線做單車專用而巳,只要是單車族,溜滑板的,輪刀的都在同
一個車道使用,只是在法規上有個保障,或許會好一些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