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米飯糰 wrote:我得意思是,過華江橋...(恕刪) 其實喔,人不可貌像。也許名人私下鍛練的很勤!話說,樓主已經很強了,能連騎三個半小時不休息的人不多,連續六十幾公里已經是賽事的標準了。但是一天騎到淡水來回平均廿公里就沒什麼了,休息是不計時的。快騎五公里休息十分鐘大部分人都可以。
我的這一年騎車經驗版主可以參考看看這一陣子都和車友攻山路,我騎HB3如果以困難度來說河堤10分烏來至福山20分中社路20分我騎17分7秒烏來30分貓空35分觀音山民義路上40分,山路分析一路緩坡,後面有點硬,我騎27分觀音山凌雲路上45分,山路分析分析,一路緩坡,後面短陡短平路,我騎28分陽明山仰德大道至文化大學45分,山路分析,國安局前有點陡,之後一路緩坡,我騎27分八拉卡公路50分,很長的緩坡北投復興3路至小坪頂55分風櫃嘴60分,我騎30分,如能不落地已有環島資格大屯山氣象站80分中和烘爐地90分觀音山崩山巷92分觀音山中直路上95分,山路分析,前面有起伏,後面就雲霄飛車的坡度跟長度,小弟沒落地一定要強調三峽紫薇森林97分,實在高了點,又陡了點,不落地我騎30分49秒,中間有在天后宮休息15分鐘吃熱狗單車環島100分,因為從太陽剛起床騎到太陽下山還在騎,屁股跟膝蓋每天累積疼痛一日雙北120分,(北橫加北宜)這已非平民可完成,要超勇腳加毅力,才有機會成功越高分越難爬以上都爬過以陡坡為主,不算長度這是個人經驗感覺每個人狀況不一至繼續試騎中
很多事件的影響因子眾多,人多半會找對自己觀點最有利的數據然後以簡單的方法傳達,拿這位小姐的陳述來當例子,"完整版"也有可能是:有一回放假我和我老公、兒子一起從公館騎車去淡水,老公一路都騎在前面,我在後面帶著兒子慢慢騎,到了淡水以後老公早在那兒買好冷飲等我們了,根據"老公"車上的碼表總騎乘時間(就是不含休息等等停車時間)是一小時45分,所以來回的時間應該就是三小時半(乘以二);不過兒子一直喊累,所以我們吃完阿給就坐捷運回家了....這樣版主有沒有好過一些呢?小弟是正港肉腳一個,建議板主在這兒發文前多看看其它的遊記,您會發現很多您認為是超人的路線對板上大多數人來說只是家常便飯,但也因為如此當你也親身去嘗試過以後也就覺得不那麼神奇了~~ 那位小朋友2003大大的"分數表"就是小弟當成練車的標竿喔!ps. 洲美橋要扛車? 小弟從台北騎到淡水很多次了從來沒有遇到要在洲美橋扛車啊? 一路都有自行車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