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ramessiah wrote:很多人對慢車速很有信...(恕刪) 照這麼說,連走路都要帶安全帽了,不然那天跌倒沒帶也會摔死,騎機車也好幾年了,平常就算騎附近都也都帶國產的全罩安全帽加上短布手套,如果去騎山路更是全身裝備加上進口全罩安全帽,可能是覺得腳踏車的速度比機車要慢上太多,而且反應時間也比較長,當然不帶一定比較不安全,不過我一般路上騎腳踏車通常不會戴安全帽
K601 wrote:照這麼說,連走路都要...(恕刪) 關於樓上這位網友:您說的[連走路都要帶安全帽了]的問題, 我已經早在第3頁的地方提及了. 這裡就不再贅述.說實在, 我也不住在騎車不需戴安全帽的地方, 沒有, 也必要針對台灣一些人帶不帶安全帽的選擇煩心.我不會撞到他們, 因他們沒戴安全帽, 受傷, 被索賠巨額賠償.我也不會看到他們出車禍或遇到危險的樣子.我也....但我就是不忍心, 就多寫幾句, 說不定冥冥中可以保護就算一個人避免受傷也好.我寫下安全帽的重要性, 是給原本不知道的人知道.看來你已經知道重要, 自信地而選擇不要, 我沒什麼好說的. 你就當我囉說吧.
kevin8899 wrote:結論是:目標明顯.引人注目.能兼具有安全警示作用!!...(恕刪) :) 這是相當合理的!在英國,據 飽囉 觀察,如果是 10~20 分鐘的步行路程,基本上多數人以雙腳完成。但只要一踏上踏板,毫無疑問他們一定佩戴安全帽。若 20 分鐘以上的單車騎乘距離,較有錢的人選擇低調、印有贊助廠商或是車隊名稱、功能齊全專業排汗效果的車服車褲。一般民眾仍會披上像是台灣交警穿的那種螢光黃背心或夾克。而且那種螢光黃還是全新、極為刺目的那種彩度。「騎自行車」,在倫敦絕大多數是指上下班「代步」騎乘,以取代公車、地鐵或轎車的運動。上述觀察的結果之下,一週七天無時無刻都有人騎專業跑車著全副武裝,很難猜得出對方是上班途中,還是單純為了運動而騎車。----車服存在的理由,原本出於競賽而衍生的隨手翻了 google image,(至少)從古早 1955 年的環法比賽照片,個人臆測,先就剪裁而言,為了達到低風阻、輕量等特性,款式基本上與現今大同小異。而上頭的圖案除了贊助商、“部份“裝飾外,其基本上顏色都有一定的規則:'黃衫代表冠軍,白衫代表新人王,紅點衫代表登山王,綠衫代表衝刺王'(Tour de France)綜合款式與衣服的 graphics, 可能就可以在一般生活中達到'顯眼'而引起'警示'的作用吧。只是,目前多半車服仍以車隊或廠牌靠攏,一方面也是因為車友可能也會比較喜歡上頭的圖案與配色。生產素色、休閒性質車服的廠商不是沒有,只是也許過於顏色與圖案略顯低調,視覺上引起的刺激過小,以致於大多數車友在出門騎車時,多半還是會選擇與 t-shirt 比起來還綺麗的車服。就好像,打籃球的球友偶爾也會因為支持 NBA 某隊/某人,進而穿著附有背號與球員名稱的球衣。(似乎有點 wordy 了。但這涉及材質、剪裁的視覺效果與低風阻科技;也有可能討論高速騎乘時,車衣經過肉眼的瞬間能表現多強的警示程度)anyway, 車服在初始的環境,款式賦予比賽車手看起來更精悍的視覺語言(極短的袖口與束腰)、graphics 則提供易於辨識車手與車隊的功能。至今自行車運動普及化後,一般車友得以輕易購買車隊版車衣,只是恰好其剪裁和一般衣著不同與色彩顯眼,造成視覺文化上的不習慣。但我相信車友全副武裝出門,無非首要考量絕對是 安全 。(糟!忘了說「車鞋」的部份>< ).......怎麼第一篇文就這麼嚴肅,真是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