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Giant2015 TCR adv2 真的是爬坡型? 苦惱中!!!!

我的上一台車(平把公路車)也是105/3盤,最近入手anyroad comax,和你的車一樣都是105/11速,上坡並未特別覺得難騎,甚至還有更輕鬆一點的錯覺(PS:我體重接近100),不過我的105的飛輪是32t,你的TCR可能只有28T,真的多騎幾次併多嚐試變化姿勢都不能解決,可以試著只換32T飛輪看看,若再不行...建議換車。
我有最輕齒比1.0(28/28),1.2(30/25),1.4(39/28)的車,
與車子多輕,輪胎多寬,輪組多硬,天氣熱不熱,吃的飽不飽,都沒關係,
遇陡坡(例如上大屯山助航站),1.0與1.2都可以騎上去,1.4一定下來牽車.

公路車真的是要多騎自然就會有力
我本身騎defy3
剛開始覺得有三盤真好
抱歉用手機
上篇不小心誤發了~

defy的三盤剛開始對新手很友善
還真的沒有爬不上的坡
包括風櫃嘴第一次就不落地
還是從更難爬的大湖山莊上
但是久了後
第三盤還真的是用不到
所有的坡幾乎連39/30(比34/28重)都沒用到
就上去了

所以真的多騎
半年後自然就能體會ct+28
幾乎沒有上不去的坡

soziohall wrote:
急急急! 想請教騎兩...(恕刪)


不要急著決定
同一條路騎個一年
以後再來決定

你現在犯的毛病是
看別人騎得很輕鬆<=>聯想成我也可以
但是你不知到別人下了多少的苦工

買車簡單,練車難
土城加藤鷹
肉腳無誤,免換車,多練習便可,換下一位。
我也是登山車 騎多年
爬武嶺 也有4小時半的成績
今年一換公路車
爬坡馬上掛
想想 真的是肌力不足 齒比踩不動
可是多練上坡 真得~變得比登山車快
660征服全世界 wrote:
先不論TCR ADV是不是輛爬坡型車架
就以TCR和PROPEL兩輛不同取向的車型來比較
原PO騎的出差別嗎
如果騎不出就別管它是爬坡車還是衝刺車了
只能說TCR的角度設計上較利於爬坡(恕刪)


可是我看原廠提供的幾何,除了壓縮程度不同之外,小SIZE數據都一樣啊...@@?
請問角度設計上較利於爬坡的意思是?
-----

車重應該都可以6.8kg,忽略不理他
大概就是傳動的剛性有差(?!
PROPEL ADV SL ISP: 65.04 N/mm (跟12年TCR ADV差不多)
TCR ADV SL ISP: 76.96 N/mm
(數據皆為官方廣告中說的實驗數據)
其他我就想不到了...

138720 wrote:
也說說我這過來人的經驗,其實主要的是許多車友剛換公路車後,在爬坡時呼吸節奏、齒比、轉速與腿部施力沒配合好,又誤以為比登山車輕,應該比較好騎,如果再加上心急想騎快,結果力氣提前用完、心跳超表,在無氧情況下騎車撐不了多久。我是從呼吸開始調整,讓心跳降低,即使速度只有7、8公里時,依然仍能爬陡坡。騎TCR ADV 2 爬五分山氣象站心跳壓在163以下,均速9公里,一路不落地照樣龜完,我老人家59歲,沒上卡,也不抽車。年輕人一定更可以的,多花些時間練習,如果添個心跳表及轉速表會幫你很多。


幫前輩按個讚哦!
mrsatacob wrote:
但是久了後
第三盤還真的是用不到
所有的坡幾乎連39/30(比34/28重)都沒用到
就上去了
...(恕刪)

所以我就說,

買個 32T 或 34T飛輪跟長腿跟鍊條,選最便宜的。
騎久了練起來了,再把原本的零件換上去。

有好無壞,又沒有多少錢。
原本的零件又不是就這樣要丟掉了。

再騎個幾次,考慮考慮吧。
上到34T,就沒藉口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