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規定就是人定出來的
你不用去指望那些具有決定權的人真的會想到搭捷運的小市民的需求
要說什麼台北市國際大都市
難道你絕得歐洲那個大都會比台北來的小嗎?
在那裡真的是讓不騎車的人都想騎車的地方
不是鼓吹不要去遵守他的規定,只是在政府要推動腳踏車的時候 應該多想想配套措施
誰買不起腳踏車,但事實上騎腳踏車在台灣存在的極大的不便阿
我在美國看到的是腳踏車就這樣大拉拉牽進車廂(雖然說他們捷運比我門市髒許多沒錯啦)
然後很多車站都有一個空間是停滿腳踏車的地方(當時沒太注意他是出租還是在停放)
在英國的超市裡,一邊推著自己的腳踏車一邊採買東西,也是常看到的景象
而在日本都會地區,大眾運輸比起台灣方便太多了,最多你只要騎車到車站,停放在那
我們大家一同努力吧!
就知道台灣離先進國家還是有一段長遠的距離,
政府無視於台灣是全世界CO2排放率最高的國家,
對於如何減低排碳的政策上幾乎是沒有什麼積極的作為,
最近台北市政府還好意思做電視廣告宣傳國際無車日的活動,
也不去想想市政府對於單車騎士在馬路上,及轉搭大眾運輸工具是採取什麼樣歧視態度,
我不認為攜帶一般單車搭捷運會有多困難(人家德國的捷運人就不多嗎?),
只要是技術上的問題一切都是很好解決的,但是心態如果不調整,
就會認為所有的進步都是滯礙難行的,不只政府的心態要轉變,
民眾的心態也要有所調整,要想想別的國家是怎麼做到的,
人家做的到,我們沒有理由也做不到。
基本上,我是每天早上6:00出門,騎著我的粉紅色EASYLINK(電動助力折疊腳踏車),5分鐘左右來到松山車站
搭6:12分的電聯車到楊梅,清晨時分人不算多,所以通過台鐵的磁卡閘門時,站務人員不會有什麼意見
在電聯車上,大家都會好奇的問多少錢(經過環保署補助3000大洋後只需花6900大洋),多重(21公斤上下,抬著上下樓梯還是蠻吃力的),車上車掌只會查票,比較不會問東問西。
等到楊梅出站時,又是一堆好奇的人問東問西,一路騎省道台一線到楊梅/湖口交界(我公司地方)路途7KM大約花25分鐘(包含三個上坡/下坡),到公司時大約7:45
回程時,我比較喜歡搭18:12復興號回松山(因為車廂後面有空間可以放EASYLINK)
若搭上電聯車6:27時,學生比較多,EASYLINK畢竟需要一個空間,怕把手/踏板弄到別人衣服/行李。
另外我覺得EASYLINK的兩個輪子都在地面上滾動,比較不會弄到其他人,推著走還蠻輕鬆的,
但是回到家,我需要把EASYLINK扛上4F(我家沒有電梯

目前,有想敗一台CM DS,試試看挑戰楊梅到湖口的三個上坡/下坡,可是價格有點給他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