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搶到頭香
吃吃平安粥
湊湊熱鬧也是要的
像我也不會買貴重的輪車
有時候很難比較
花幾十萬買車或機車OK
要撥出車子的十分之一價格買單車就是下不了手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
只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盲從應該都是Ok了
沒辦法...
瘋單車前會下大手筆的是有自己的品味
瘋單車後會下大手筆的自然會更多
社會現象
之前(2003?)假日重機聲轟轟轟
現在冷清不少
蛋塔都要排隊呢
夜市的據說好料,排過吃過就bye-bye了
往後一樣可以吃路邊攤或飯店料理
都是自由的
流行本來就付出代價的
小朋友玩我網購來的滑板玩得很開心
問滑板客的板...這板一千多, 輪架一千多...多少多少, 輪組多少多少, 總共四千多
這四千多元的東西對單車客來說, 可能用1000元都不想買
有人把單車裝上貨架等就玩出自己的style也是不錯的
玩比較少人玩的東西會更有趣, 若不是架購在額外的金錢上面會更好.
前陣子看到車友對品質之說很不認同
他的意思似乎是說: 如果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那麼台灣就會有好品質的車出現.
品質有時不單純是材質,但真正玩車的,或許就是材質/設計或典藏價值,
台灣沒辦法有一些車款(指外銷車種)是商業與法律的因素,
當然市場的大小也是主因, 會有人不喜歡好品質的東西嗎?
少眾市場當然就留給少眾人玩,跟是否本地消費者願意花更多錢是沒有關聯的(因為市場主要在國外啦).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