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店家的指正,要騎公路車,車架的選配真的比登山車還需要量身定做;而以安東當時十七歲的體能和柔軟度,還有完全第一次接觸單車來說,可能就是車架的配合剛好,而再加事後的微調,所以當然就能享受到美好的騎車過程啦(但安東難免懷疑,台灣的業者真的都是差不多老闆嗎?結果一問之下還真的有不少的車友根本沒量過什麼身體比例的,就算要老闆量,也是拿個布尺什麼的在做做樣,就連外行人都可以感到老闆在做樣子)!昨晚到XXX店去試車去了,店家推薦試車的是OCR,經架在訓練台上試騎後,安東發現並沒有像借騎朋友的那台的可怕;算一算也快要有7年都沒再騎單車了,更不要說是公路車呀!!!昨晚和店家再聊了一會,安東才想起當年騎車的歷史雖不長車子就被偷了,但也曾騎過較遠的距離過,既是從社子到舊北投火車站,再到忠義和關度,然後又到淡水,然後一路從淡水騎回社子(這樣應該夠遠了吧,或真是年齡和生理狀況差很大?對啦,不知現在的鋁架和以前的那種傳統公路車架比較下,重量不說外,其幾何比例和實際行車時之人體功學,是較傳統優或是有其缺點)...
公路車超難騎 ,還是登山車好騎多了.騎登山車沒壓力,輕鬆愉快.可以慢慢欣賞風景.可是騎登山車在路上跟公路車的車友會車打招呼,公路車的車友都不理我?追也追不上,心情就很........登山車雖然叫登山車,爬巴拉卡公路,都被公路車巴好玩的,心情還是很X....後來,改騎公路車,不敢上卡,騎起來很不爽,又是被有上卡的車友巴好玩的,彎彎的握把騎起來很不穩,握的太緊,手很容意麻,一麻就手感差,加上踏板容易滑掉,就容易摔車,常常摔......傷痕累累為了跟大家一樣,就上卡穿卡鞋,媽媽米啞!簡直是特技表演,好恐怖!搖搖晃晃的騎,一陣子後......哎呀! 騎車就是要這樣,QQ的感覺.駕御速度的感覺.........雖然,還是覺得很危險.摔車次數少多了,可能是因為更小心了.因為騎車很專心,所以不跟登山車打招呼!(沒禮貌)
inFamous wrote:錢… 那麼難賺… 公...(恕刪) 當初跟流行時買過三台小摺 後來感覺小摺不太穩也不快換上了小徑結果也換了三台後來感覺要穩一點買了台一台登山車 最後迷上速度換了二台公路車最後留在我身邊是一台登山車 一台公路車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早知道就直接買公路車 除了泥巴路沒辦法騎外 其他怎麼騎都比任何車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