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已解決

其實
如果要證明也不難

如果大大要實驗趴著騎和坐著騎哪一個好出力
又想排除掉風阻的因素

就去踩踩訓練台
就立即可以驗證了
或去踩踩飛輪也可以
<== 這樣比較科學吧

==> 剛剛我去踩訓練台驗證了一下
我個人感覺,趴著出力比較大
迴轉速也比較好拉
直坐著腰比較不會酸

但是其實這兩個姿勢用的肌肉群確實不同
因為兩姿勢互相交替
可以達到休息的效果
kate112244 wrote:
所以漸漸變成趴著騎!
不自然也好!變態也好!這就是自行車賽演化至今最有利的姿勢!


自行車賽(或說是計時賽)曾經出現過"或許"更有利的姿勢
不過因為主辦單位覺得醜,不符合傳統,偏偏用的人又給他拿冠軍破紀錄
所以百般阻擾、最後乾脆把它禁掉了

老實講,自行車賽事環境算是最沒有演化的老古板 (跟日本相撲環境有得拼)
UCI連斜躺車都不被承認那能算是腳踏車
他們只承認斜躺車算是一種"人力交通載具" (在他們眼裡是跟天鵝船差不多的東西)
所以這種東西都不能來參加他們辦的自行車比賽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看看樓主的發言,清一色就是想說,「你看,我說得對吧?」

的確不管別人的仔細探討。

竊整理如下:

1.趴著騎,絕大部分是為了降低風阻,同意。

2.趴著騎,短時間內可以引出四頭肌的爆發力。請注意,這是短時間。

樓主一而再、再而三的引鳥人大賽的例子,小弟覺得也不盡公平。

鳥人大賽因為罩在流線型機身內,降低了風阻。而它追求最大滯空時間,需要穩定的出力,而不是短程爆發力呀!

樓主再引抽車為例,舉立騎較易施力。在上坡時的確如此,因為要對抗的重力比風阻還重要。

但公路賽末衝刺,當然是以下把趴騎,降低風阻、引出爆發力,加快迴轉速為重!

立騎在迴轉速上,一定是吃虧的!

樓主要的「力量展現」,指的到底是長程的耐力,還是短程爆發力?

畢竟,目前所有的車型、比賽、騎姿,都是「妥協」出來的,沒有一種是萬能的。

如果大家都裝上流線型的玻璃纖維遮風罩,追求穩定而快速,非強調爆發力,那當然不必硬要趴著騎。

但是事實不是這樣,一般公路車還是得對抗風阻,當然要趴。

所以,樓主在第一樓所言,「那為什麼每台車都要做的這麼趴~~在此討論力學~~不考慮風阻~~」,實在好笑,因為的確很大部份是風阻考量,卻說「在此討論力學~~不考慮風阻~~」?

因此,現行公路賽的騎姿,的確是綜合與妥協的結果,因為「一定」要考慮風阻和操控性。

回來提提計時賽,為了提高計時賽成績,的確有許多「有創意」的騎姿出現過,但是,這些騎姿卻也伴隨著「操縱性不良」的後遺症。

比賽,講求公平,更遑論背後龐大的商業利益,UCI當然保守。

其實,小弟倒覺得,如果有個平路比賽場地,只求獨推的最高速度,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只能以人力驅動,可以設計任何車種、騎姿、玻璃纖維遮風罩參加,一定能引出許多創意。

但是就算是這樣,這樣的車子、騎姿,駕控性、山路性能、舒適性會好嗎?

而單車的設計,往往是多方妥協的產物。

鑽石型車架幾何,配合彎把的簡單設計,就是這樣的結果。

拜讀一本黃色封面「第一本自行車科學解析」,作者盡量從科學數據解釋騎乘的現象,小弟從中得到許多收穫,推薦樓主和各位網友有興趣不妨去書局翻翻。

我,似乎認真了!
不羈的靈魂,明天要去哪裡流浪?
撞球這運動也是用趴的

英式撞球-趴得較低 準確度較高 (桌子較大) ※有點像公路車

美式撞球-較不用趴那麼低 爆發力較大 桿法多變且較易掌控 (桌子較小) ※有點像BMX

算各有優缺點吧~

抱歉離題了 :P



不論如何趴著騎應該是比老漢推車輕鬆啦

路過各位繼續...........

Lanxlot5475 wrote:
我無言了,這篇也沒什麼好討論的了,根本就沒在看別人的言論,只顧自己講自己爽,還是早點沉一沉比較好。
...(恕刪)

+1。

另外,明明人家是『弓』著騎的,什麼時候有人是90度折起來騎的??真是快昏倒~~

為什麼要弓著騎,麻煩不懂的人先去看書,先瞭解一下『體幹』是什麼?
Bicycle Club都有寫。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當聽不進去別人講的話,那就什麼都不用討論了。

因為這不叫討論,這只叫尋求認同。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因以下事由已設定為唯讀狀態:
發文者逕行、大量編輯內容,文章唯讀。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