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文無意挑起地域戰爭
我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因學業、當兵、工作才到外地,
大學、工作自我介紹,我一定說"高雄是一個好山好水的地方,歡迎大家來高雄玩",
那些開口閉口就是"不要用北部人眼光看南部人、南部人就是沒文化嗎?"的政治魔人,
拜託您移動尊駕去別的地方!
2.任何時候都要戴安全帽?
不好意思,有時騎單車到街上買個飲料、豆花,我也會貪方便**安全帽(馬賽克處理)
因為我很龜毛,安全帽只要戴過必拆內襯下來洗..
請那些反問"阿婆去買菜也要戴安全帽嗎?北部也很多老伯騎車不戴安全帽"的朋友,
回去看一下我最初的發文,一開始我就不是針對單車通勤族發這篇文章。
端午連假我有到大樹舊鐵橋,整治過後的濕地公園非常的美、非常的適合騎乘單車,
當天騎單車沒戴安全帽的比例幾乎是100%,我的文章有說這些人要戴安全帽嗎?
3.只宣導"不一定安全"的"戴安全帽",不宣導其它的安全觀念
這篇本來就是在討論安全帽不是嗎?如果要宣導其它更重要的安全觀念,我標題會這樣寫?
你會進去小火鍋店跟老闆說,你們怎麼沒賣香雞排?
還有說"官擬闢室"的..覺得我發這篇文是管太大、住海邊的,您覺得自己留這種文章有比較好?
我沒有汙名化不戴安全帽的車友、更沒有神話安全帽的功效,
提出自己摔車的經驗,更非要詛咒不戴安全帽的車友發生甚麼憾事。
從那次摔車後,我連騎機車、開車都更小心了,
每次拿起舊安全帽,看到摔車時單車道水泥邊角在安全帽上留下的刮痕,
我都很慶幸皮肉傷癒合了,那道刮痕更不是在我頭上,我沒有因此害怕而不敢出門,但會告訴自己要更小心。
今天發了這篇文,安全帽經銷商能多賣少賣都與我無關,
但能有更多人因為這樣,更注意自身出門的安全,我想就是功德一件。
有很多發人深省的靜思語,也是頭太大?住海邊?用他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嗎?
有天當大家對周遭的人事物都漠不關心,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呢...
achitsai wrote:
你跟這些單車毒中深的...(恕刪)
我同意你說的話
同樣是騎車
我老家在雲林
我住台北
我在台北騎車我會帶安全帽
在雲林我絕對不會帶
台北車一堆
雲林可能騎個10公里都看不到10台車吧
不得不反問
戴安全帽發生意外,跟不戴安全帽發生意外的人口比例?
戴安全帽發生死亡意外,跟不戴安全帽發生死亡意外的人口比例?(人口比例非人數)
我引用的數據是真實的.
但是用法是錯誤的.
我知道,你知道。
但是你知道我為什麼要錯誤使用數據?
說騎車戴安全帽會比較安全有"正確"引用過什麼數據麼?
數據本來就是因人因事而改變支持立場的.
我之所以錯誤使用數據,
是想凸顯,不要隨便拿一個片面的數據就說這是真理.
看了所有有關安全帽的文章,
幾乎都沒有站在客觀的立場與事實證據去討論,為什麼戴安全帽可以增加騎車安全。
頂多就只有說多一分保護多一分安全。
(按這種說法,路上根本就不該有人)
發生意外時的安全、跟騎車安全不是同一件事.
前者討論的是發生意外時如何減低所受傷害‧
後者討論的是如何減少發生意外的可能.
(所以我贊成小小朋友騎車戴安全帽和護具,因為小小朋友騎車發生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個人的偏好,戴與不戴原本就沒什麼好討論的.
我也沒興趣去勸人"不戴安全帽" 。
但是在有人認定戴安全帽=安全騎車 是普遍真理而要求他人前,
是否該提出一些"理"來?
而不是一昧的使用恐嚇,威脅,咒罵的方法.
討論事情如果演變為,
"扣帽子"、 "人身攻擊"、 "汙名化"時
除了顯現出"無理可討"外,
對事情的釐清沒有任何幫助.
只是罵爽的,戴安全帽的人覺得心安、專業,
所以愛屋及烏,希望全天下的人,都戴安全帽,
出發點不錯,一般休閒騎車、老一輩沒這樣想。
其實任何運動都有危險性,端看要怎樣去避免而已。
相信不少鄉民都知道,歐美休閒騎車都沒戴安全帽居多,
台灣人騎車的專業,已經發揮淋漓盡致、無話可說。

回到主題...高雄車有不戴安全帽比例較高,
恩... 本人在浙江杭州出差上班,也去過大陸不少城市,
那我這裡的車友不戴安全帽的比例大約100%,
還是不要比較好了; 哪位有佛心的大大,可以到13億人口,
來傳道安全帽的重要,

有圖有真相:
有的騎車(包括電動車)超出停止線、甚至佔到汽車的道路、

晚上沒路燈逆向行駛、沒人在裝頭尾燈的拉,
可以訓練我的修養也不錯...
大家知道其實在台灣騎車很是不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