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企業經營都會有各自的經營手段與理念,好不好自會有市場機制制裁!
而不是在這各自表述一些沒建設性的情緒言論就會有所變化!
我的想法很簡單,
台灣之光現在我們都會直接想到"王建民"!
當您到國外時看到外國人在使用"ACER"而不是聯想時,
不會覺得與有榮焉嗎?
或者外國人騎著 MERIDA or GIANT 的自行車,不會覺得很驕傲很親切嗎?
還有更多的台灣自創品牌行銷全世界,這些您都不覺得是台灣之光嗎?
正向的批評都是好事,惡意的攻訐對誰有好處?兩敗俱傷還是全軍覆沒?
希望台灣有更好的未來與前景,當然希望在本業認真研發努力經營的企業能有好的發展!
一個品牌的興盛,能夠造就週邊更多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延續的是造就更多的經濟人潮!
而不是老想要拉關係走後門的企業,與虎謀皮早晚被虎弒!
我更希望台灣甚至全世界都看得到台灣的品牌在熱銷,讓台灣能夠很正面的再次真正的站出來!
要活就要動!沒事就騎車吧..... http://tw.myblog.yahoo.com/jw!F5t.VQaeA050M1YwL55Oyuw-
ls9000 wrote:
…只是在商言商,能賺錢企業才能繼續生存,周邊的相關產業亦能雨露均霑!
批評是改進的動力,但是不能一昧的自我意識毫無建樹的傷害,到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
嗯,我理解一下。
你講了半天,我只看到你要求消費者在商業行為的批判中要站在社會的角度,卻沒有對等要求企業主在商業行為中站在社會的角度。
看到你認定企業主在商業行為中的「在商言商」是合理的,卻沒有對等的給與消費者在商業行為中要求「在商言商」的權利。
請問消費者在商業行為中的權利到哪裏去了?
請問企業主在社會中的責任到哪裏去了?
奇怪,共同活在同一個社會裏,怎麼會適用兩種不同的價值標準,而且竟然是要求弱者來體諒強者。哇咧!
一整個腦袋不清楚的言論。而且有誰去扯到政治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