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05 wrote:
這些不正常邏輯的批評
(恕刪)
這些不正常邏輯的批評??
這....
還是第一次聽到的呢!!


那正常的邏輯是只要戴合法合格的安全帽產品,
不管機車日本牌arai或shoei,
單車日本ogk或義大利鯊魚帽,美國bell帽,
只要有意外,
就可以要求自行車協會幫忙打官司,
全國全民大團結,
跨國日本,歐洲去打國際大官司....
那...那...每一年台灣戴機車安全帽意外去世的上千名騎士的都
可以說在正常的道路使用,
受到撞擊,帽子沒有保住一命,
所以帽子有問題??
又是一個安全帽無敵的神話故事.

還是一句話"騎乘各種交通工具本來一定的風險存在"
沒有一頂安全帽或交通工具的保護措施是絕對安全的,
如果有安全帽絕對保護到人身百分之一百安全的話.....就全世界都沒有交通意外死亡的.
但是...安全帽一定要配戴是絕對的正確.
p1205 wrote:
安全帽在正常騎乘時出...(恕刪)
這位車友這樣說有點太過主觀...
法國的自行車事件頭尾都沒交代...就說自行車協會出頭幫忙...
台灣的安全帽事件事主頭尾也都沒交代...你就說大家不幫忙...
說不定法國的事件是汽車闖紅燈+超速+酒醉駕車撞上守規矩的自行車騎士...協會出來幫忙爭取更多的賠償金也剛好而已...就算不出面幫忙也差不了多少了因為就是對方的錯...(以上純為猜想)
台灣的事件事主通通都沒交代...行車速度...主要致命部位-傷口為何...是否有照安全標準使用安全帽...還是另外的併發症引起的死亡...通通都沒人知道..萬一他是在時速50-60下坡摔車+頭直接撞上護欄呢?這樣安全帽有什麼多大的用處?...少林武功真的好耶...鐵頭功+唱歌跳舞(以上為假設)..新聞也沒說這麼多...你就這樣斷章取義的說大家這麼鳥...
就好比使用功夫龍材質最好的防彈頭盔卻在戰爭時被子彈貫穿腦袋死亡...提出要求賠償...
功夫龍最好的一頂是真的能夠防子彈...但是是45口徑10米外的子彈(說明書上有寫更詳細)不過...想想看現在連手持式的手槍都有90口徑以上了...更何況是戰爭時使用的步槍...班.排.連級等級口徑越來越大的機槍...
看事情別只看表面...
不過真的很可惜...我們各位又損失了一名愛單車的車友...只希望單車的路以後會越來越安全越來越平順...別再有車友殞落了...
在此希望新聞媒體能夠更加深入的報導這件新聞的後續...別這樣虎頭蒼蠅尾...隨便帶過...
要是後續新聞有真的舉證出VR-1的安全帽在安全使用程度下造成該位車友的死亡案例...希望大家能夠一起發聲幫助該名車友的家屬...
最後大家一起祝福這位已逝的車友...一路好走...
pupu0821 wrote:
就好比使用功夫龍材質最好的防彈頭盔卻在戰爭時被子彈貫穿腦袋死亡...
其實,換個方式想,車友是不是在領到新車時,有先試過剎車,是否平時有騎機車,是否有將剎車調整到適合自己使用習慣,都是在意外發生時,要先確認的,很多事,都是一個忽然,就結束了,之後再多的對錯猜疑,也不能捥回逝去的生命。
很多車友以往者的照片去猜當日的情況,但我們並沒有現場的照片,無從確認是怎麼發生的,不是嗎?
若真是因為沒戴好,加上剎車剎錯手,造成這樣的結果,那是誰的因素比較大,政府沒把警告標示放出來最大嗎?要怪罪不怕找不到對象,但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才是這件事的重點,是否真的是安全帽的問題,是否真的是人為的疏忽造成的結果,目前不得而知,我也不下定言。
唯一我能確定的是:為自己的安全出門負責任,同時為別人走在路上的安全負責任。願往者得安息,願生者得寬容,願見者得自省。
過去不執著,未來不妄想,現在不分別
(最後一段說明有附測試後的自行車帽照片跟測試數據)
在報紙報導後,
經濟部標準局在幾天內前往基隆的自行車店
買到同一批製造日期,批號的VR-1自行車帽,
送回標準局台南分局做測試(國內自行車帽國家標準的測試都在台南分局進行測試),
其結果跟當初這一批號的合格數據是一樣通過國家標準的.
個人認為這一件事件有兩個影響:
一是為該版上自行車車友的意外而感到難過與不捨,
發生這樣的事,個人也感同身受.
本有意請媒體根據經濟部標準局的多次檢驗合格報告再做一篇報導,
但是死者為大,已不願再勾起傷痛,
只有祈福意外者能在另一的地方安詳和樂.
二是目前根據店家傳來的訊息,蠻多消費者在店家中說:
VR-1的安全帽新聞有報,會破裂而不安全,有騎士死亡.
關於這一點,廠商也很無奈.
在任何價格300到8000塊錢的自行車帽其在國家標準的撞擊測試後,
都是呈現嚴重破裂的,歐美日的測試標準亦不例外.
(也沒有一家廠商跟任何國家標準能背書安全帽在頭部撞擊後,
都能達到零死亡率,
台灣的國家標準也參考了歐美國際的標準作業,
規定安全帽廠商的布標或貼紙必須說明:
沒有一頂安全帽能夠擋得住所有預先可預知撞擊,
它只能給您最高標準的保護.
↑紅色的字在消費者的機車以及自行車帽內的布標或貼紙都有說明,
這並不是廠商推卸責任,而是經濟部標準局規定廠商必須說明的事項之一.(國外也是如此)
小弟目前就職在VR-1安全帽公司,
如果有其他想聯絡安全帽廠商,或有任何問題都歡迎PM給我,
也歡迎版上有興趣的版友到公司實驗室參觀測試過程
(該實驗室有跟國外SNELL,ECE同樣儀器設備,為國內唯一獲得"歐盟認證"之實驗室)
南部地區有興趣看到您所戴的自行車帽的安全測試過程,(公司在台南縣)
皆可聯絡我,由我安排您參觀跟接待.
非常感謝版友耐心看完小弟的回覆文,感恩!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您以私人訊息聯絡我.
(還麻煩有需要聯絡我服務的以私人訊息PM,小弟因為廠商色彩,所以不能打擾到版上的討論區空間)
=============(分隔)========(以下為個人想法,主觀)
當初看到安全帽帽殼破裂的地方,
破裂在左下最邊緣的位置,
撞擊點應該在腦部的左後方最強烈,
一般來說,自行車帽在經過人體很強烈的撞擊後,
理論上應該破裂更多,很多是四分五裂,
這一頂的破裂卻不算多,
如果撞擊的位置在前面,(一般來說"後腦"的傷較嚴重)
嚴重性可能較不強,
而如果撞擊的點往上提昇,
帽子勢必有四分五裂的毀損,(因為受衝擊力的面積是從整個面360度都含括)
但是帽子有四分五裂的毀損,正是卸掉腦部衝擊力量的最佳效果.(在歐美認證機構已經有研究過)
該照片就我看法是受衝擊力的面積只達180度去卸除力道,(撞擊點蠻下面的)
只剩半個圓的擴散抵抗面積,
也就是一頂安全帽的包覆性很重要,跟戴的方法也是一大關鍵.
包覆面積如果越大,安全性就越高,
所以在機車人身安全部品版上可以看到很多版友不建議戴瓜皮機車安全帽,其來有因.
(安全性:全罩>四分之三帽>輕便瓜皮帽)
比較上次在台中看到另一位版友也是下坡摔車,
撞擊點在帽子的前上方,
整頂VR-1安全帽四分五裂的毀損得非常嚴重,
據該車友描述,下坡時看到一部機車駛過來,
來不及煞車,整個人飛出去,頭部第一瞬間著地,
但是臉小擦傷,無礙,
而頭部完全無任何傷害跟頭痛現象,
唯一不舒服的是左肩膀有點舉不起來的感覺,
疼痛了幾天,休息過後就痊癒.
所以一樣的撞擊,
不同的結果,
這些.....都不能由人,
蠻遺憾的.
==============(分隔)====(以下為個人淺見心得,純參考)
自行車帽一般來說,
包覆在頭部的面積遠比機車全罩帽少很多,
而個人一直認為選擇合適頭型的自行車帽很重要.
基本上無論機車或自行車帽的製作上都有分東方頭型(亞洲)與西方頭型(歐美),
沒有一家製造商能夠只將一種頭型做出歐美跟亞洲同時適用的.
東方頭型(亞洲)為頭部兩側較寬大,前後略扁.
西方頭型(歐美)為頭部兩側略扁,前後則較長.
(頭型為取最大平均標準,不完全100%適用)
基本上純西方頭型的帽子如果內部兩側空間較窄,
如果遇到標準的亞洲頭型使用者會在兩側太陽穴或頭的三角點頂到,
以至於產生頭頂面積跟自行車帽的帽心無法伏貼而留有空隙,
這樣的話,當帽體受到撞擊時,頭部的受力有可能會太集中於兩側(兩點),
而這樣的安全帽配戴方式也容易產生帽體戴的時候高度過高,
(目前頭巾加上布帽後搭配安全帽,也有機會讓帽體受力後無法平均釋放能量)
當然並不是否定歐美品牌,
因為歐美銷售量大的品牌在亞洲市場還是有推出東方頭型的產品,
而東方人採用西方頭型的帽子也並非不可(有些人的頭型也跟西方頭型有類似到),
所以個人認為安全帽的購買前的試戴,真的很重要,
沒有一個合格品牌的安全帽的安全性是最高的,
我主觀認為...只有選擇到合適自己頭型跟配戴方式正確才是安全性的最高標準.
以上為個人一些小小的看法,有意見分歧都歡迎大家討論.
====================(分隔)
(以下有附圖片)
目前的國家標準檢驗做業大致上跟歐美一致,
日本的標準則較嚴格,
台灣的國家標準檢驗撞擊高度為一公尺,(共兩次平砧撞擊)
日本為平砧一公尺五十公分以及球砧一公尺又五公分.(共四次撞擊)
以下小弟剛好找到兩頂不同標準下的測試產品,
T-16款式:測試日本的標準
MV-21款式:測試台灣的標準
當然,MV-21款式也可以通過日本的標準測試
(預計本星期剛好有客戶要參觀MV-21款式跟T-16款式的日本標準測試,到時候我再補圖片跟數據)
台灣的標準在MV-21款式是以
平砧撞擊兩次,安全數據在300以下為安全標準.
台灣的測試標準下的破裂痕跡


日本的標準在T-16款式是以平砧兩次,球砧兩次,(任意點)
安全數據在300以下為安全標準.
日本的測試標準下的破裂痕跡


在圖片中的安全帽照片是安全帽受撞擊測試後的圖片,
很明顯在較高標準下的破裂痕跡較明顯.
平砧,球砧

在T-16的日本的標準數據都還蠻不錯的(附圖)
安全數據在300以下為安全標準
測驗值分別為122,163,243,222(低溫)
120,195,246,215(浸水)


自己做了一張圖,希望版友行車平安,新的一年,牛年行大運

==============(分隔)
類似問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5&t=473188
跟大家分享一下小惡魔01在半年多前的一篇文章,
那一天晚上有一位版友貼出一張機車全罩帽撞破的照片,(車禍事主已經安詳...)
我看到該安全帽的品牌沒有遮著,
怕引起版友對該品牌的恐慌與指責,(雖然該品牌與我公司是競爭對手)
於是我pm給該樓主,請他能否將品牌遮住,文章修改一下.
而該主題後面發表回覆文的一位版友"小阿耿"
我也pm請他將描述的品牌編輯去掉,
以及將這牌子安全帽的不安全說法刪除.
(其實我還算蠻雞婆的,那一主題不是我公司的產品,
但是還是要講一下,
因為安全帽的破裂跟使用者意外身亡,
都不是判別安全帽安不安全,合不合格的因素.)
機車全罩帽嚴重破裂,並不代表安全帽有問題,通常也視撞擊能量的多寡.

類似問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5&t=473188&p=3#10437389
該文章有提到戴一頂15000元的日本shoei帽,
車禍安全帽破裂,
車主當場死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