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byron wrote:
小弟實在不解,使用1...(恕刪)
台灣人喜歡耍帥。媒體用很台。
別人沒,我有,就喜歡耍帥。18650是目前腳踏車比行頭[耍亮]的項目之一。許多人為了表示我很亮(跟車子耍貴一樣),會有侵犯他人舒適度的行為,爆閃與對著人照射就是其中一項。當大家都有18650,比耍亮就沒搞頭了。
台北市河濱的黑暗處應該很少。除了華江、華翠雁鴨保護區之前有所謂的亮不亮與保護區誰重,最近兩個星期已經變黑暗(關掉路燈)外,其他路段大都有很亮的路燈(包括有土堤可以遮光的華江雁鴨保護區路段)
(台北市比較暗的路段除了華江雁鴨保護區有特殊目的外,景美溪景美段、基隆河中山橋與延平路段、社子島段等比較暗,其他亮晶晶,不需要大照明,但需要低光源的白色閃燈提醒對方)
台北縣的河濱公園的路燈亮不亮.....這根周大人有關,台北縣河濱腳踏車路燈很多,也跟河濱腳踏車道的設計元素一樣。是當年一體成型製作的,現在不亮了,要周大人多多盯緊他的屬下。
至於車友的水準,我提的是單車熱之後還繼續騎車的死忠的車友,它們的水準已經有帶頭作用。因此我說台灣的單車水準普遍提高不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