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如何提高車速

朱泥 wrote:
輪徑不等於圓週長,輪胎越厚圓週長越長,跟胎寬沒有關係...(恕刪)


多謝告知,再請問一下

原本是用馬牌1.3胎

後改用kenda 1.95小八胎

這樣不改碼表設定

差別會有多大
節錄《KHS單車學校教你52堂課》的教導,
提供 兄作為參考…

騎車要省力,就是要學習用「自己的體重助踩」,利用身體瞬間下壓的力道化為動力來源。
不論平路上坡或下坡,原則上盡量把重心放在腳踏板上,
至少將50%重心放在腳踏板上,20%在手把,30%在坐墊.
如果把80%的重心坐在坐墊上,這是錯誤的姿勢,很快屁股就會疼痛
,要注意坐墊是用來「靠」,可不是用來坐的.

五大口訣『縮小腹、立骨盆、弓背拱、肘微彎、高踝』

(1)縮小腹、立骨盆
用手按壓收腹,坐骨自然會立起,記得要保持正常呼吸。「縮小腹、立骨盆、弓背拱」其實是一氣呵成的連續動作,不過為了讓大家更清楚體會了解,所以拆成分解動作來解說。縮小腹的用意是為了要立骨盆,骨盆立起後就可以拉提到腰肌與髂肌,並且避免壓迫到恥骨與會陰部位。

(2)弓背拱
保持縮腹與立骨盆的姿勢,用力推握把,從心窩(約胸椎第12節處)往前折彎,有如鞠躬,就是「弓背拱」,胸椎的12節處,會形成脊椎小曲彎,此點,正好是髂腰肌的腰肌,並接到大腿骨上。伴著骨盆上的髂肌(腸肌),是踩踏動作之軀幹的主要肌肉群。所以,一定要確立「立骨盆、弓背拱」的騎乘姿勢,才能引爆發動主力髂腰肌。

(3)手肘微彎
如果手肘伸直,會把重心攬在手臂及肩膀上,騎乘時間一久,會造成肩膀、頸部的痠疼,容易疲勞,此外,手肘微彎還有兩個主要的目的︰
a)轉動驅動力
手肘微彎後,就可把重心保留在踏板的軸心上,轉成驅動力,踩踏力量可直灌而下,力量不會損失。

b)吸震
當重心不在把手上,而在腳踏板上時,可吸收由地面傳來的震動,有吸震的功能,因為當震動力太大時,會讓人感到疲勞,也較容易發生意外。

(4)高踝
目的在於迫使股關節的可動範圍更大,當大腿可以抬更高時,則有充分的空間,引爆「黃金菱區」的肌肉群。
還有個方法就是做腳部重量訓練,可以綁砂袋在腳上,只有洗澡睡覺時才取下,一個月後你的腿力會進步很多~但前提是也很容易腳受傷~
我上次新莊出發到萬里(登山車,1.3胎,大盤44T)..在淡水的時候轉101縣道進入三芝,再由濱海到萬里,去程均速18左右,回程,金山到核一廠門口,這一段路大約11KM都一直維持在38-40,順風,好不容易把均速拉到20以上,到了三芝還是走101縣道回家,到家均速降到19 接近 20。
如果都是平路、沒有紅綠燈,均速要維持在25以上不難,但是紅綠燈一堆或是山路,那就難一點,當然腿力才是重點
多練腳力及體力就會提高車速了, 不然好車也沒用
腳力才是王道
換細胎、配較輕量的傳動系統與鎖死前叉都會有改善~但是腳力決定一切
繼小折輕鬆均速上30~40km/hr之後,
又有登山車均速30~40km/hr,
台灣的神人這麼多,
馮俊凱去奧運真是比心酸的.
Rangers的山林遊記~~http://tw.myblog.yahoo.com/rangerschang/
rc12l32002 wrote:
常在網上聽到各位大大...(恕刪)




板大~你的腳 力有點問題喔~我腳力很弱..我齒輪比3的車..均速都有到22~25耶....
心跳才是王道 腿力再強 如果喘不過來 就撐不下去了

好好練練心肺功能 有時候不是腿力不夠 是氣喘不過來了

https://hiveos.farm?ref=693615 推薦碼,使用後會有10美金‧
每次騎車前,輪胎要記得打氣喔!!!1415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