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三鶯大橋 建很久了 , 最少有20年了吧 , 近年來1-3個月還是會回去訪友 , 搭車經過時看並無多大改變 .(早期路面還要更窄點吧 而且那時車道中間記得最多只有畫線沒分隔)
在20年前我入三峽國中唸書時 , 三峽的車還沒現在那麼多 , 而20年前的交通需求與目前差很多 ; 高速公路也還沒經過 , 台北大學好像有聽說要興建但等N年後才開始動工(等建好我都早就大學畢業了...) , 鶯歌的陶瓷博物館也沒蹤跡 , 那時感覺起來交通以 三峽>土城>板橋>台北 為主要吧 , 三鶯之間給我感覺連結不多 , (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 我都還把鶯歌當成是桃園縣治... ) 除了要搭火車南下外我大抵不會往鶯歌去 . 鶯歌本身也有自個的國中小所以會跑來三峽鎮唸書的應該也不多(至少我們班是沒有) , 要逛街他們可能也是選桃園逛吧(名勝不算 三峽那時能逛的店與鶯歌應該無兩樣) . 沒人行道是有點扯 , 但那時好像又沒什麼 .
要改善 , 以現有路面來說實在太難 , 除非像之前大大所說 , 另外搭便道或是直接蓋新橋 .
我是不知道像建橋這種建設是由一般市鎮還是縣以上單位來管 , 但如果是市鎮的話 , 我想要改善還要非常久 , 畢竟連接兩鎮的橋經費 , 光兩鎮怎麼分擔大概就可以吵很久了 .
PS.
新竹市往新竹縣吧 , 有個溪洲大橋 , 一樣是沒人行道,沒自行車道,也無機車道的 (據說已經被列入危橋之一 , 不過車還是不少 )
鶯歌往桃園 , 有條鶯桃路接桃鶯路 , 那條路上我很久以前騎車經過無聊看門牌時 , 竟然還看到八德市的門牌 , 一條不長的馬路上跨北縣鶯歌 ,桃園縣八德市 ,桃園市 , 不知道算不算少見 .
以前爬上三峽鳶山 , 還能看到舊三鶯大橋的斷橋(據說是被沖毀的) , 現在不知道還存不存在 (很久沒上去了) ; 不過鳶山不大建議單獨爬 , 也別太晚上去 , 那邊聽友人講常聚集一些閒人了 , 而且銅鐘沒整修的話撞鐘的槌子早毀很久了 , 清風洞更是個笑話 ( 你看過兩片豎立的石板上有橫放的石板能叫做洞嗎? 還是掩人耳目 混淆視聽的? 還說冬暖夏涼 , 那容積我看塞個人下去都很難 ) . 話說我唯一一次牽車上鳶山時(國中下課無聊的突發奇想) , 在快到鳶山銅鐘那邊有個較陡的坡 , 看到一群竹雞過馬路 , 前2隻過了後 , 後面4-5隻看到人車都退縮了 , 這時上邊也下來了一台轎車 , 我與友兩人兩台自行車+一台轎車就這樣都停下來等者 , 後來那4-5隻左顧右盼了好一鎮子才蹦蹦跳跳的通過 ; 日後再也未曾騎(牽)車上去過了 .
台北縣河濱自行車道地導覽圖
rocky3749 wrote:
先別討論三鶯橋是三鶯...(恕刪)
以前一個同事老頭有在標公X機關工程
一個150萬又要低價去搶
可能是110-100標到
再扣個20%回扣 (長久以來規定)
只剩80 去做. (還不含應酬.....)
幾乎去了一半,想有利潤
偷工減料+趕工(省工人的錢,假設:一個人3000*10人=30000,30000*10天,工錢就省30萬)
所以(以前他跟他老頭做)他有一次去做往北走的縣一個橋的擴寬,要多機車道,洗洞(好像是從橋側面先鑽洞),深度只鑽一半........,他還傻傻問老頭,不是有規定要多深度,老頭解釋他也嚇一跳,心想:[怎會這樣.......]

所以他從不騎那條橋,他怕不知那天真垮了.
包括學校屋頂防水工程也是,偷工減料+趕工,做好不到半年,又漏,學校沒找工程單位
而是又爭取經費,再包一次.........
他老頭後來不太愛接公X機關工程,對他們這種不大的小公司,沒走後門的,去標的工程...沒利潤+沒良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