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坡two wrote:
大部份人還是沒辦法接...(恕刪)
那很顯然的高價自行車就不是你的菜
為什麼要抱怨?為什麼不騎賣場車就好?
我的老婆背名牌包,常常被我笑
包包本來是要保護裡面裝的東西
結果外面反而比裡面還值錢
一個LV比起賣場贈送的環保包價格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生產成本的差異在末端以指數形式放大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功能.....搞不好還更差.......至少我的環保包又大又輕,還防污防潑水咧
為什麼不開個專版去撻伐那些名牌包的廠商賺黑心錢?
這是資本主義的社會
有需求才會有生產
其它的前面講那麼多了,聽得懂的聽,聽不懂的繼續抱怨唄
再補充一點,本來10萬的東西就不是1萬的10倍效能
世界上根本就沒這回事!
比方說賣場車3000元算60分﹝可以騎,功能正常﹞
名牌通勤車7000元算80分﹝輕一點,更順暢些﹞
入門高級車10000元算85分﹝材質配件都比較講究﹞
再往上走每輕量一公斤、順暢度好一點點
成本都是等比級數的增加
因為那都是追求金字塔頂端的極致
好那一點點卻貴好幾萬,有沒有錯?
那你以為奧運選手都是吃飽太閒嗎?
機車零件多.精度要求更高.更多智慧結晶.更多管消費用.人事成本也相對比單車更多.
機車不只機械.還有油電.動力....這成本絕對比高價單車又輕又強的高級材料高
有半調子出來開單車店的.還沒聽過有人敢不會修機車就開機車店的
跟高價單車差在高價單車零件的用料要輕強度要強(賣場車就請不要再納入比較或討論)
我不懂材料行情不敢說什麼....但是單就利潤來說.單車確實蠻高的.
至於個人有沒有需求.爽不爽買...小弟認為.那應該是分開討論的

攝影&單車日誌:
http://tw.myblog.yahoo.com/kevinwang-bikelife
A坡two wrote:
以實用性和運輸效率而言,機車還是大於自行車
這我絕對贊同
國產250cc,價錢是150cc的2倍,在同一個人騎乘下馬力、扭力會提升很多
就算是不同人來騎也是同樣狀況吧,
而且價格兩倍,
提升的效率也沒有兩倍啊。
反觀自行車...5萬元、10萬元、2萬元的自行車,
騎乘效率~騎起來有何明顯差別???
你可以分別拿2萬元、5萬元、10萬元的登山車去offroad就知道差別了,
再不然也可以分別拿2萬元、5萬元、10萬元的公路車來騎就知道差在哪了。
有話直說 wrote:
買單車 要捷安特
這倒不一定,只能說捷安特行銷做的好,
如果真要選的話,
登山車會買Nicolai、公路車會買Colnago。
"WOW. Such a crappy built frame costs $300? I think you are hijacked."

但可有想過?物品製造商的投資、研發.......等等的成果,讓您花錢來坐享其成,達到您的需求,這就是市場,至於貴不貴?合不合理?也是因市場而定,沒有人架著您非要花大錢來買高價品,依您所言,那 L...皮包就那幾張不算是皮的皮,賣您少則近萬多則數十萬,那是否合理?就拿您我所穿的車褲來說..........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您騎車有沒有穿車褲?..........,車褲有一件四、五佰甚至更低價位,也有兩、三仟或更高的價位,那高價位是否合理?..............................

不知您是否經歷過? 1MB不是1GB要價1000元,一條32MB要價4萬元的時代?一百萬畫數的數位相機跟士X電機以同行價購買還要4萬8,您說合理嗎?如今千萬數位相機萬元有找,..........我早知也不會買,當然這樣比喻是不太對........總而言之,市場是買者來決定,因為有商機→買者。
別悶了,若您有騎車就多騎車吧,若還不了解單車或還沒買單車,那我建議買大賣場的車就好,保證物超所值,您看一樣是21速、也有兩個輪了,當然一定也有剎的住的剎車,避震還是雙避震,龍頭座墊一樣不少,說不定還送您大鎖跟水壺架,多划算兩仟有找,老實說才不到兩仟元就買到可以讓您跟那種不合理製造商做出來一樣的工具,同享騎乘單車樂趣,真的是便宜,真的是怫心.......................

......想想..........我真是無聊..........怎麼會回文.............修的不夠吧!................

補述:剛剛無聊看了一下您老大之前兩篇的起文...........更是自責............我真是無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