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已經53歲,騎車經驗接近35年。在30多年中:
摔車後昏迷幾秒的情況有三次,三次都沒有帶安全帽,
第一次是讀大學時從高雄騎回台南,在岡山附近摔,醒來後仔細檢查過路面及車子,除了車子摔到變形,沒有任何異常,最後定性為不知原因摔車,鎖骨斷掉
第二次是停在路邊房車突然開車門,醒來後有一些擦傷及車子變形,最後對方保險公司賠了250美元了事
第三次是早上上班時被衝紅燈的電動車把我撞倒,醒來後發覺車子居然沒變形,把對方罵了幾句後繼續騎車上班
高速下坡摔車的情況有二次,也都沒有帶安全帽,
二次都是從鹿頸回大美督,在新娘潭附近下坡路段摔車,車速大概4X-5Xkm/hr,兩次都只有肩腰手肘撞傷及擦傷,爬起來休息一會處理一下入口,騎完行程
其餘摔車就沒什麼受傷。
近年騎車已經十分注重安全,年紀大不耐摔,有下陡坡路段必定配帶安全帽,嚴守交通規則。
但十分不幸地,兩個多星期前和朋友練習爬坡,準備7月底上武嶺,下坡時突然下大雨,朋友失控摔車撞到頭部造成腦出血,在加護病房昏迷了七天才醒過來,性命保全但腦子有損傷,初步估計復原需3-6個月。
這次車友受重傷,我也曾認真思考,但結論很快便出來:
騎車是一種帶有危險性的運動,特別是對追求高速的車手,若單純為了運動,健行慢跑也可以,若喜歡騎車的自由感,喜歡邊騎車邊欣賞沿途風景,慢慢的騎平路也可,但對喜歡爬坡挑戰自我,喜歡高速下坡快感,爬陡坡是避免不了,但"必需"注意安全及技巧,安全配備要認真配帶,單車要認真保養檢查,騎車技巧要精益求精(我今天中午在誠品看的便是日本人寫的單車技巧書),坦白說,我每一次摔車之後,都有學到--不會再犯同樣錯誤,儘管是別人的錯誤,如十字路口必定減速,即使是綠燈,經過路邊停車時必儘量保持距離,提防突然開車門等等。另外,騎車一定要百分之百控制住單車,一旦發現控制不了(一般只會在高速下坡時),馬上自行摔倒,在車速較慢,車子剛失控時摔一定比在車子高速完全失控時摔傷害較少。我一般下坡速度不超過65km/hr,我知道在這速度摔車非死即重傷,但有些事是值得去做的,但絕不是盲目地做,是在自己充份控制下做。要摔,在速度不是最高時摔,當機立斷,不要猶豫。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