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爬陡坡跟爬緩坡...




大家有不同想法意見真的是太棒了

我的好奇是

如果是運動時間有限
沒有每日課表 沒有輔助訓練 沒有飲食配合
也沒有運動後數日內的緩衝保養觀念
這樣的朋友們您們在挑戰陡坡的時候 不覺得都是在惡性存款嗎?
在看到那種慢速抽車的
真的覺得 下來走不是更好 哈哈哈

可能是我自己體質不夠好
所以才會有這種膽小心態

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爬緩坡
覺得緩坡也可以騎得很有趣
看到自己愈爬愈有些進步就好了
可以爬巴拉卡兩趟也就很高興了(時間爆了回家就要道歉一下... 嗚嗚嗚)






我平常都騎貓空、烘爐地
陽明山助航站、巴拉卡我也騎過幾次
我是當運動
低速檔慢慢龜上去不抽車不求快
爬上去後準備下坡時是最爽快的時候
有些人確實是喜歡爬坡的,想來是更具挑戰性。
而現實上說,台灣的地形多山,除了南部城市離山區比較遠以外,其它地方只要畫個10公里的半徑,你幾乎不可能完全躲開山區道路,所以練習爬坡是為了讓自己能無遠弗屆!
何況山上之後,就是下坡的順暢,那種舒暢感是辛苦後最棒的感覺!

Synicism wrote:
膝蓋只有兩個 保護保護
自己不是高手也對這種運動研究不夠
本身只是喜歡這種運動 就運動而已啊 根本就沒有什麼時間來搞進一步的輔助訓練


任何運動其實都對膝蓋有負擔

相較於其他運動,單車算小的,

例如籃球、排球這種需要跳躍的運動

是屬於衝擊性運動,膝蓋的負擔更大,

只是,若能平時做好肌力訓練,就能減少甚至避免

短暫性、永久性傷害

至於說沒時間,嗯~~,其實在家就能做,

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例如:深蹲、棒式

Synicism wrote:
就只是在認識的這些朋友的言談之間 覺得
有很多時候 操之過度與突破自己極限 其實都會在年老的時後慢慢兌現回來


操過頭,不該,須節制

突破極限,偶一為之就好,不可上癮

就如紅字那段所言


Synicism wrote:
單日車手 喔不 是半日車手的我 就只是覺得也有很多也像我這類的朋友們
就是年輕 就是很猛 但看他們這樣的再操 也沒有什麼再談什麼事後保養
甚至都沒有這種觀念


年輕的確是本錢,但不懂得避險,這樣的本錢很快就花完了

事後保養其實也很簡單

1.注意吃的內容

2.要讓身體休息

3.做好伸展運動,必要時可以用狼牙滾筒按摩肌肉


Synicism wrote:
我都騎陽明山
希望改天能有機會當面聊


我住台北市南區,秋天以前比較常去陽明山一帶(冷水坑、風櫃嘴、中正山..etc)

秋天開始,由於北邊容易下雨,我會轉往南邊或跨縣市到桃園(東眼山、熊空..etc)

不論上半年或下半年都會以自家附近的路線交互騎乘(福山、拔刀爾、五分山、不厭亭..etc)

個人喜歡跑山,原因是空氣較好、人車較少,利用上坡揮汗紓壓;利用下坡放鬆心靈

若不嫌棄,可發私訊約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