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過一陣子就一篇高仕特每次都說網路上查不太到評價奇怪,我怎麼一查不少負評?評價很好查阿,難道你活在沒有高斯特的平行時空?又來測風向,不過蠻成功的啦。大家討論這麼熱烈,而且看來風向有點變了,開始有人幫高斯特講話。老實說啦,還沒毒油事件我就對這個牌子嗤之以鼻了。崑山製造是MIT?崑山什麼時候被你高斯特給光復了我怎麼都不知道
alxen wrote:都是小騎G牌的MR4因為想改騎公路車所以有找了一下車子在大蹈程的亞塔騎看到一輛GUSTO RCA2.1覺得外型超酷!價錢也還可以5萬不到但是爬文爬了幾天好像沒人在討論這種品牌的車子不知道它的評價如何?希望各位大大如果有知道的可以幫小弟解惑一下嗎?謝謝~ 沒什麼好討論的價值何不乾脆大方一點,直接廣告即可?
如果一個企業連產地都可以欺騙消費者,那還有什麼不能欺騙消費者?材質、設計等,一樣可以騙退步言之,不談企業形象,僅討論商品本質高斯特先前爆發過坐管束爆裂事件(傳送門: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3741253)部分車主正常使用下,碳纖維車體竟然被坐管束鎖爆整圈整個部份可與車體分離後來是有出保固沒錯,但今天如果原車主不是在家裡發生這種事而是在高速的下坡中發生可不是公司出不出保固可以解決的問題某廠牌的某隻車架,生產模具也是所謂的「公版」車架換言之,某公司並沒有在研發車架上投入研發成本,而是拿現成模具直接生產製作,再貼牌,以低價策略傾銷回台這直接衝擊台灣單車生產業,尤其是獨自投入研發車架的小廠當他們花大錢設計的車架準備問世時,卻被這類便宜大陸公版車架搶走市場如果這類產品如雨後春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這些原本累積經驗,有朝一日能夠在把產品推向國際舞台的小廠被這類產品一搞,公司收一收不用研發車架了,通通直接從對岸那邊批發來賣對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未來,可是劇烈的影響最後,俗話說做壞事總會露出馬腳原PO文中唯一清楚明顯的,就是提到一家明確的店家有興趣仍然可在單車版上搜到,員工出來大舌戰眾版友的精彩文章這種射後不理,看似假詢問真行銷的手法旁人看了,除了很難不與該店聯想外與某廠牌的企業形象,商業手法,還真的是很契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