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自行車爬坡能力

大家好,我無意潑各位冷水,
但是懇請各位撥一點時間看看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請您看看我們犯了多大的錯,也祝大家行車平安!
http://blog.xuite.net/imaman/francis/14199396
平安,是回家唯一的路! http://blog.xuite.net/imaman/francis
小弟一時無聊稍微算了一下角度和斜率之間的關係,
所用公式為三角函數中的tan,
1度大約是斜率1.746%左右,
因此以下地方的角度大致如下:
鳥語花香,斜率18%,角度10.2度;
大自然,斜率16%,角度9.1度;
陸戰隊捷徑的第一個坡,斜率23%,角度13度;
大崗山佬師坡,斜率22%,角度12.4度;
所以說實際角度和坡度真的是有些差異的。
"WOW. Such a crappy built frame costs $300? I think you are hijacked."
我覺得我去騎新竹的八五山要上去數碼天空最後那兩公里也是陡到不行
全程用牽的

請看高度圖

erc wrote:
「度」和「%」還是分...(恕刪)

1. 坡度=上升高度/水平距離*100% (對邊/臨邊) = tan
2. 坡度=上升高度/前進距離*100% (對邊/斜邊) = sin
究竟哪一個才對呢?

那 45度角坡度究竟是多少
根據公式1 ==> tan 45=> 100%
根據公式2 ==> sin 45=70%

30度角坡度為
根據公式1 ==> tan 30=57.7%
根據公式2 ==> sin 30=50%

60度角坡度為
根據公式1 ==> tan 60=173%
根據公式2 ==> sin 60=86%

90度角坡度為
根據公式1 ==> tan 90=無窮大
根據公式2 ==> sin 90=100%

請參考 三角函數

個人主觀認為 sin 值比較合理,可以表達出最大坡度為 100%,每前進1公尺(斜邊),上升一公尺

硬硬大雞排 wrote:
抱歉借個圖.....(恕刪)


不小心我又入鏡了 , 哈 ....

其實.... 騎就對了 , 哈 ....
不是車不夠力 , 是腳力不夠 ! 不是山太陡 , 是腳在抖 !
小海豚5508 wrote:
1. 坡度=上升高度/水平距離*100% (對邊/臨邊) = tan
2. 坡度=上升高度/前進距離*100% (對邊/斜邊) = sin
究竟哪一個才對呢?
嘿嘿嘿,難倒我了。

依稀記得快二十年前在學校以經緯儀在學放樣時,是以水平和高程來定線。(tan)
後來在山上養護時多半是以路程和高程來計算驗收。(sin)

公路爬坡角不可能太大,就三角函數來講,路程距離和水平距離並沒有太大差距,從來就沒去管這事。
tan15度=27%
sin15度=26%
這個已經是超過4:1的變態坡了,不管是tan還是sin,算起來差不到1%。


求精確是很好。
但是在實務操作上,當您有斜面距離或水平距離其中之一,是否要先反三角求出角度,再由角度求出差不到半%的爬坡率,可能只會搞混車友而已。
一般車友以目測來講,應該誤差都比這個大了。(甚至人生有幾次機會能遇上15度的連續長坡都大有疑問呀。)
我個人認為車友的一般資訊交流,簡單的拿你手上有的資料來快速表示就可以了
但「%」和「度」是一定要分清楚的。因為差太多了。

寫上篇文時有去翻了一下書櫃,我的公路工程只剩下冊(誰借了我的上冊沒還!)。公路的基本線型應該在上冊。
如果有興趣,可能要等看哪位還在土木界的,上來補充一下吧。或是自己跑一下大一點的書局囉。


我當過國中數學老師喔!
角度Q要換算成前面講的坡度百分比可以用下面公式計算:

坡度百分比=sin(Q)X100%

因為sin(Q)就是對應這個角度Q的直角三角形的對邊(爬高)除以斜邊(實際騎車距離)


一個是度(°),一個是趴(%),
我一直以為討論坡度的時候,就是用高度和水平距離的比例,也就是 tan,
這應該是約定俗成的慣例吧?

印象公路施工規範的坡度應該是在 10%~15% 之間,
不同道路有不同限制,但是公路局施工的道路, 應該找不到 15% 以上坡度。

剛才 google 了"公路路線設計規範",
很多專有名詞,
還是請相關專業的人士回答比較好。
<補充>
補充一下,其實車友們不用把爬坡率想成什麼三角不三角函數。甚至不用把它當數學或什麼的。

它的概念就很簡單,你說你的坡陡、我說我的坡陡,到底誰比較陡?
就很簡單的,大家都來前進100公尺,看誰上昇比較多!這就是爬坡率的基本概念啦,寫成數學符號就是%,如此而已。
有很難嗎?沒有嘛!

不用去搞到三角函數、還反三角函數嚇死自己,好唄。
搞成三角函數有比較好算、比較好量測嗎?沒有嘛!丟筆~(換拿筷子,吃中飯去)
erc wrote:
<補充>...大家都來前進100公尺,看誰上昇比較多(恕刪)

大家都來前進100公尺,看誰上昇比較多=高度/斜邊=sinθ*100%
(人一定在斜坡上移動,不會鑽個洞作水平移動)
根據上面的定義,應該了解坡度的定義,果然是 sin 值沒錯,
因 sin 值 與 tan 值當角度大於超過 45%時會有天壤之別
90 度時其比值是 1:無窮大,謝謝啦!

坡度及角度分開是很重要,本人第一次騎公路車爬五寮至三民的坡道時 (9% 的坡度),
是推車無數次才上去的,後來雖然可以直接上去,但仍然氣喘如牛,換算成角度也不過
5.2 度角而已 (得承認我是肉腳)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