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Giant2015 TCR adv2 真的是爬坡型? 苦惱中!!!!


soziohall wrote:
急急急! 想請教騎兩...(恕刪)


還不習慣而已啦
等到你的腿習慣2盤的齒比就好了

大家都說上卡有多好有多好
我第一次上卡的時候(去年)去騎2P
死命的拉提,第一P騎完就幾乎要爆掉了
我心裡也是想,騙肖A,上卡根本沒有比較快啊,也沒有比較省力啊
現在已經沒啥感覺了

2盤也一樣,你要給你的身體一些時間適應
soziohall wrote:
1 去年我騎北橫時 在羅浮碰見女車友 她也是騎兩盤公路車 (價位大約是四萬 fuji) 一路騎到明池又遇見她 我想兩盤公路車應該爬坡ok
但為何我連大溪騎到龍潭(台三線) 路上的緩長坡我都是堅苦無比?
2 去年我在清境的全國最高便利商店 看這些車友大都是兩盤的公路車 (價位有四萬起跳 到十幾萬都有) 我連龍潭緩長坡都哀哀叫 為何?
3 是不是新車的鏈條緊 排檔緊 所以踩起來很重
4 我是不是要承認自己是"肉咖" 把2015 TCR adv2 忍痛賣了換三盤的 2015 TCR COMPOSITE 2 呢?
5 剛買入不到三天 賣出要多少價位算合理?
6. 各位有新入手Giant2015 TCR adv2 的車友 可以分享你們的爬坡經驗嗎 感激不盡


  小弟一開始也是從登山車入門,在幾次夜騎因為追不上公路車後,09 年直接換公路車至今,因為當時經驗不足沒有做好相對應的功課,導致車架小了一點,最後只能透過龍頭跟座管高去調整,但終究在姿勢上還是有所影響,故依據個人經驗來看,剛由登山車換公路車時,建議是在平路先熟悉一下齒比以及換檔的手感,當你熟悉騎姿與踩踏效率跟檔位的配合後,再去爬坡會比較順暢。

  同時也要注意公路車爬坡時,盡量依據踩踏的感覺,緩慢地逐漸將檔位放輕,減少重踩的機會,同時 15 年的 TCR Adv2 已經是 11 速,在彈性空間上會更為充裕,其實依據您敘述的感覺非常像是剛換成公路車的適應期,是故先在平路並且拉長騎乘距離,以輕踩方式加快迴轉速慢慢練習,把各檔位的踩踏感都熟悉過一遍後,對於爬坡的頻率與齒比會較為有把握,如果沒有上卡的話,可以嘗試一下。XD

  小弟近日也將 TCR Alliance TM 換成 TCR Adv2,原本要入手 SLR2 的,但終究還是逃不過心中的小惡魔誘惑選擇 Adv2,而其實我只是要去把操壞的輪組換掉順便整理一下的...最後變成換新車。
*腿軟腰酸屁股痛*
因為我也是雙棲車主
所以我也懂得你的感覺
登山車最低速7-8公里都能採
公路車低於12公里應該就是非常重踩的狀況了

簡單說將齒比和輪徑因素換算後
公路車的優勢不過是重量輕
個人最高輸出功率所能踩得動的齒比稍高一點點吧

所以,登山車所用的22/34這一種超比檔公路車是很難達到的
個人的做法就是CT盤加上長腿改超大飛輪34/34
這樣不管長坡或陡坡,應該都可完成
註冊日期:2003-08-14 15:57
同樣身為登山車轉公路車車友給點建議
雖然也只不過是個平日鍵盤車手

第一關:車子的設定 fitting
這關沒過後面都不用談

第二關:齒輪比
個人是從 '12 Talon Disc 換成 '14 TCR SLR 2
登山車騎沒多久就想換公路車了
只是礙於自己自足的學生沒預算換車
第一份工作才有經費
原本在騎登山車時就有想到要克服公路車齒輪比的問題
當登山車大盤最小飛輪到最後大五片時
已經比 34T+28T 飛輪齒比還輕不少
不知道原 po 所謂的登山車爬的上去的坡是否為這種情形
如果是的話需要再多練一陣子

即使登山車齒輪比跟公路車齒輪比很接近
在 26" 的登山車還是比公路車省力
700c 的輪徑大一些

第三關:使用到的肌群
有的時候腳力夠還是一樣踩不太動
自己騎過登山車所以很清楚
騎登山車超過自己能耐過後
會痠的就只有腳
會痛的大概也只有手掌 (上半身重量壓迫)

騎公路車痠過的還有腰
光練腳力頂多提升的是踩踏畫圓的持久性
但還是有差就是了
如果是大腿後側會痠疼要練的是四頭肌
試試這個方試
http://ecoledudos.uqat.ca/chinois/032.html

不過個人是痠前側
看解剖圖要練的是股直肌
個人經驗是只要沒事座正練抬腿就有效果

另外公路車跟登山車會用到的肌群
姿姿勢上就有差
關鍵字「核心肌群」
找個適合自己的鍛練方式
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見得一樣

第四關:踩踏的方式
雖然說叫「腳踏」車
但如果是習慣「上下踩」這種方式
不見得說會踩不動但應該比較累是正常的
這樣子踩幾乎只會用到大腿肌力
改善的方式還是只能去弄個有迴轉速的碼錶
爬坡會掉到 70 以下應該是都踩太重
不但浪費力量又傷身

還有就是真的要練買條心跳錶測一下心率
沒測心率有時候自己把強度拉過高都不知道

建議:
時間趕的話要爬武嶺
登山車還留著先用登山車爬
不能說兩個月練不到用公路車爬不上去
只是要很認真練

如果堅持一定要用公路車爬的話
把目標放近一點
之前看好像幾點前到哪個點 (好像是鳶峰?)
後面全用牽的也過得了
目標上在這
之後的再看能力能騎到哪

今年剛換車的話基楚先打好
明年應該就能順順的爬上去了

其他:
自己騎過公路車後我就不會想騎登山車了
登山車效率沒有公路車好
論載運方便度也沒摺疊車好
所以換了公路車沒一個月
就把登山車載回去換成摺疊車
當時的想法是一定要留一台平把車
外食掛便當用…
我想樓主第一順位應該排除的是單車價位問題.

然而,小弟也是剛從MTB轉RB過來約一個半月不到.

我倒是感覺RB的齒比若是找到符合自己的配置,是遠遠勝過MTB的.

過去這一小段與RB的磨合期,小弟不知覺的體重又往下了2.5kgs.

當然,常騎與找出自己的齒比與迴轉速配置是很重要的.

另,fitting也必須正確.


NIKON D80+50mm 1.8D+SB400/Giant xtc hb3,Y/B/tcr sl
你的狀況只能用當兵常用語
" 加~強~磨~練 " "欠操"
前提是,你的車是否有跟你身體一起設定好, 如果沒有,再花個3000請專業的幫你,要不然腰痛,肩膀痛,膝蓋痛.
你的車子很好,最多換個輪組,1W5 MAVIC K-Elite或是跑3廠輪就不錯了, 手編輪就不要了,等你很熟悉再說吧.如果還要再好,3W等級跑0和瞎貓或是C24 .

剩下的,就是你的肌肉強度,平常多做深蹲,或是上健身房重量訓練.

TCR ADV2是很不錯的車,其他是在你自己,套句廣告用語,人的力量決定車的力量,好好練車吧.



首先,TCR composite不是三盤,再來,我是三盤 DEFY ADV的使用者,

你說的緩坡我不知道是多緩,第一次騎公路車不習慣變速節奏的確是有可能更難,

騎久了知道節奏以後就比較順暢,但是腳力不夠的話三盤還是比兩盤輕鬆,三盤就慢嗎?

不一定,慢不慢跟人比較有關係,跟齒比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遇到的問題跟我一個新手朋友

一樣,緩坡他的34騎不過我的39t,陡坡34要上來抽又沒肌耐力,抽一抽接下來的旅程就沒力了,

我用30t坐著帶陡坡,老實說,不會比較慢,但是省力不少。每次騎車我都是比他快又比他久,

不過他是新手,我不是,肌耐力也有差別。

所以,你可以選擇

1. 繼續騎一陣子真的不行再換三盤的,順便等15的DEFY ADV出來,應該今年也是降價

2. 變速系統賣掉,換三盤變速系統就好了,不用整台車賣掉

三盤真的不錯,陡坡多一個選擇,騎的又快又輕鬆也沒什麼不好~~

soziohall wrote:
急急急! 想請教騎兩...(恕刪)
也說說我這過來人的經驗,其實主要的是許多車友剛換公路車後,在爬坡時呼吸節奏、齒比、轉速與腿部施力沒配合好,又誤以為比登山車輕,應該比較好騎,如果再加上心急想騎快,結果力氣提前用完、心跳超表,在無氧情況下騎車撐不了多久。我是從呼吸開始調整,讓心跳降低,即使速度只有7、8公里時,依然仍能爬陡坡。騎TCR ADV 2 爬五分山氣象站心跳壓在163以下,均速9公里,一路不落地照樣龜完,我老人家59歲,沒上卡,也不抽車。年輕人一定更可以的,多花些時間練習,如果添個心跳表及轉速表會幫你很多。
11速真的沒必要改三盤了~CT盤配大飛輪32T就好了~三盤的最輕齒比30/30跟二盤最輕34/32~其實已經沒啥差別了~10速的30t跟11速的32T齒比綿密度也差不多了~
先不論TCR ADV是不是輛爬坡型車架
就以TCR和PROPEL兩輛不同取向的車型來比較
原PO騎的出差別嗎
如果騎不出就別管它是爬坡車還是衝刺車了
只能說TCR的角度設計上較利於爬坡
但不代表騎上TCR就代表會飛天能鑽地(那你把KOM、VANGE有的沒的一級車架放在哪)
裝備能幫助你在極限時更突破自己
但絕對不會換個裝備從俱樂部車友變三大賽車手


還有如果要賣的話可以連絡看看
最近對這台車滿有興趣的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