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閒嗑牙>最新一期的Bicycle Club中所介紹的碟煞公路車

說真的對某人的怪車已經到無言了
而且還有很多捨易就難的地方
比如說不用大型座墊包或者架貨架
偏偏要再把手架個超大的包包

雖然有成績可資證明
但是也無法說明
用更好的配置能不能有更好的表現
奉勸凡人不要模仿...

還有可不可以不要每一句話後面通通加"..."
又不是高僧在說話...
【麵包超人】 wrote:
雜誌報導的650b嗎?
好像是
【麵包超人】 wrote:
(三)
為什麼20年前的27吋跑車(EX:GIANT R3000鋼管公路車),規格會被700C取代??
27吋有缺點嗎?


雖然年資不夠也不鑽研歷史
但是爬文...
當年應該是622和630並存吧?

個人感覺
可能一方面要打入東方市場
身材矮點用622,車架已經很怪異
遑論630
另一方面普遍鋪設柏油路的國家越來越多
所以用大輪子克服路面的需求沒了
另外,622已經很會和腳尖互相干涉
630顯然更慘...

對於碟煞公路車
個人的看法是這樣...
上面已經有人提過了
把輪圈煞車邊拿掉
將影響最大的輪圈重量下降
雖然要用整車的重量提升來換取這個輕量化輪圈
但是另外一個優點是重心也相對變低了

相較於登山車
公路車後三角上下後叉的夾角更大
所以可以把卡鉗躲在中間
在卡鉗座的剛性上甚至比登山車有優勢
而夾在兩個後叉中間甚至還可能提升了後三角的強度
煞車從後上叉的中間移到了該位置
又可增進左右配重的平衡

另外個人認為
C夾的優點是
輪子發生偏擺或者煞車歪掉
車手可以自己伸手放鬆之
利害點的還可以調整微調螺絲
但是如果是碟煞
那肯定要隊車人員伸出上半身來調整了
普通騎士唯有下馬一途
所以碟煞比較適合專業競賽

Stallings wrote:
Shimano FD-CX70 (10s)、FD-3500 (9s)
大齒片支援範圍 46 ~ 52T
齒容 16T


我知道
但是我目前找到國內都是34.9
去國外一爬 價錢頗吐血

A辣愛怕跑 wrote:
我也想敗一台中古的29er來騎
蒐尋國內最大的R拍
無奈幾百頁中只有一頁可以選
金BI

提個問題
國內二大廠G牌與M牌出的29er
是否可以換裝50T的大盤?
齒片會不會/到後叉啊?


我覺得是肯定會的
除非你打算用一些奇怪的改法
但是29er這麼大的直徑
充其量48就很重了吧?
ps雖然是622,但是光2.1,無論如何直徑都多了好幾公分了

怨念聚合體 wrote:
無不敬之意大俠你的車...(恕刪)


長距離騎乘設定...
背包上肩沒裝休息把...
繞騎梅山太平36彎名間濁水來回兩百公里...


短距離的騎乘設定...
附近林道逛逛一圈來回十~二十公里...
不同的騎乘環境...
會有不同的搭配需求...
同樣的一段路...
可以有不同的騎乘設定組合...
會產生不一樣的差異...
了解體驗比對差異...
自然清楚騎乘範圍...

以圖中林道路段...
有過不同的騎乘設定...
會有不同的騎乘方式...
同樣以彎把...
前後輪都是21C管胎...
前輪硬前叉裝26X2.0後輪裝21C...
前輪避震前叉裝29X2.0後輪裝21C...
前後輪裝27.5X23...
前後輪裝29X2.0...

一般來說相較單純的路面...
輪胎大小對上坡差異性有不是很大...
以...
爬在重心掌握度要相當高...
若配置不對...
不是翹前輪就是後輪打滑的硬地面坡度上...
重心的控制及踩踏施力的相對位置...
反而比輪胎大小來的重要...

差最多的會是在下坡...
考慮速度相對於路況的衝擊力道不同...
要掌握在輪胎輪框車體在可忍受強度...

以我騎乘路況範圍...
理想的單車...
是兩種環境會是同一部車...
碟煞系統會是首選...
補充

如果像登山車
把卡鉗做在後上叉上方
則剎車的時候
後上叉會面對前推的力量

但是做在後三角中間
就變成後下叉遇到下壓力
後上叉遇到下拉力...

但是這個speedone卻採用和登山車一般的設計
頗可惜
在空氣力學上也是比較差

實在不理解
目測覺得應該也可做後三角內卡鉗的設計
不良歐吉桑 wrote:
UCI 以前對 Cyclocross 的比賽規範是禁用碟煞,今年或明年開始允許使用碟煞,所以一堆車廠開始推碟煞版的 Cyclocross。


EK9 wrote:
因應泥濘天候與不良路況,CX車架的前後叉都比較寬,因為車胎都是700X25C 起跳,28C甚至35C之類的巧克力胎(但又不完全像MTB一樣粗大)

吊煞是主流,但最近似乎UCI有開放CX比賽使用碟煞,總之容忍泥巴卡在煞車上的能力比一般公路車高


諸位前輩晚安

下午找到去年的11月號的Bicycle Club
也有一個欄位介紹Cyclocross
但它寫道UCI規定700X33C

是33C
所以版主PO的未來夢想車的細胎
不合UCI規定

廠商也只會出版UCI規定的安全規格公路車
消費者要改車
安全上可能要自負責任吧

就好像捷安特直營店買單車
消費者要改煞車左右對調
公司會要求顧客寫切結書




【麵包超人】 wrote:
下午找到去年的11月號的Bicycle Club
也有一個欄位介紹Cyclocross
但它寫道UCI規定700X33C

是33C
所以版主PO的未來夢想車的細胎
不合UCI規定


我記得33世上限
有沒有下限我忘了
也不記得是否一定要用顆粒胎
不過除非路線太陽春
不然肯定要用顆粒胎的
ps是有33c的非顆粒胎沒錯,也有28c的顆粒胎
【麵包超人】 wrote:
諸位前輩晚安下午找到...(恕刪)
是日文版嗎
中文版都是雙數月出刊耶

有機會可以多翻翻 BC 日文版
就算看不懂日文,裡面圖很多也能略知一二
他是月刊,而且厚度是中文版的好幾倍,小日本實在太強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