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650719 wrote:
我想可能很多人誤會以...(恕刪)
誰說公路車沒有碟煞了,多看看以前的資料吧!!沒用碟煞也絕對不是安全性的考量,只是為了競賽而輕量化的考量,
有些舊的公路車前叉還有碟煞座呢!!至於您所提到的長篇理論只是針對競賽的選手所用的,外面的2-3000元的自行車,我就不相信設計師會考量頭管的角度跟那些有的沒的,專業競賽跟休閒本來就不同,以前也很相信一些角度什麼的鬼話,現在只覺得那些都是屁話,如果角度的變話還有零件搭配有那麼危險如此外面的車早該都禁賣!!休閒用車,自己好騎就好,相信那些有的沒的,只是讓自己活的更痛苦!!至於碳纖車架配來配去的前叉可多了,各種材質都有,最多用的是因為競賽輕量化的考量,歐洲還是有很多車廠碳纖車配鐵(CRMO)前叉的!!更別忘了,在早年系統是不分登山車跟公路車的,自行車競賽則是比分系統前還早的事,那時都沒出事,現在擔心那麼多會不會過頭了!!騎車沒必要這麼堅持!!自己高興就好!!(真懷疑那些放話的廠商,嚇唬消費者只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說到斷掉的車架,很多比賽車手也用所謂標準的系統配置,騎一騎還不是會斷,(台灣某教練的C牌不是也斷過),東西不好不能怪消費者的搭配,搭配也不該造成這種問題!!
以上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