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因為無知摔了一次,好在沒波及到別人。
提倡全民運動促進傳產發展,
獲益者有金屬零件供應商,稀有金屬材質材料商,單車設計供應商,廣泛配件商等。
能夠在短期內保住傳統產業的職缺水準,對於此項政策可以說一舉數得。
但中央下令於時限前縣市政府自行規劃自行車道出來。
政府的自行車道規劃是這樣,如果車輛使用率低於某標準,
或者路面寬度足夠騰出空間畫上自行車道專用虛線。
而動線又在預定的幾個規畫點之間,則不論大小條都有可能變成"政府規劃給你的自行車道"。
但是一條真正稱得上單車騎乘經驗為"舒適+安全"等級的合格自行車道,究竟有幾條?
八里段的水筆仔木棧水上車道,強烈的震動讓我損失了一隻車用MP3。
龍潭段的自行車道短短五百公尺內有高達三十處補丁。
龍潭自行車道的規劃在田間遊返,真的很棒。
但是太過狹載且彎角角度出現高達大於110度的危險迴旋。還不得不安裝凸面鏡來避免車禍。
石門段自行車道上竟然還有如陷阱般的路樹擋路,且只有單邊規劃,讓用路人直搖頭。
想問除了個人的基本知識以外,政府有沒有在監管自行車道的品質呢?
是不是在地上畫了自行車專用虛線,立隻牌子就"理所當然變成自行車專用道"?
小孩的法定代理人就小孩應負責的部分負連帶賠償責任!
父母不是那麼好當的!遇到小朋友時,以龜速接近並發出超車通知,
是保障雙方並體貼的行為。
河濱是闔家歡樂的地方,車速放很慢也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另一方面,河濱那麼大,身為父母依自己子女「現在程度」挑一個適合練習的區塊
讓他們練習,並不困難。如果他們還沒準備好,你就希望他們陪你騎到
河濱主幹道,那只是父母的私心,然後將社會成本轉嫁到他人身上罷了。
小孩不是生了放到外面惹禍,一句「小孩子嘛~~」就可以打發的...
父母的責任很重!對小孩是,對這個社會也是!
對別人尊重的父母與小孩,一定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孩子生了,就盡你所能好好的保護、教育他;
不要讓他成為你人生成就上的一大敗筆,
或成為別人或社會的一大負擔~
以上為個人意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