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ax-0083- wrote:有道理耶!!!我當時...(恕刪) 真的假的,腳痛繼續騎哦,這我到沒試過因為痛起來真的受不了,好吧,反正我這腳看起來休息也沒什麼用就死馬當活馬醫吧,痛就給到痛,衝啊~~~
jordanss wrote:真的假的,腳痛繼續騎...(恕刪) 我說得痛不是硬撐硬衝~是要把自己時速大概減個5-10吧~(平常均速25來算 就故意把均速降為18-20之間)_然後路程拉長一點再回家休息~之後馬上適應了 就不會再痛了~這時才能開始硬衝 拼極速看看能不能到40-50 看看~~~我個人狀態是 太久沒運動才會那裏痛 以前練車根本沒痛過腳反而只有手比較酸而已~~~
這有可能傷害得更嚴重哦..我300K時腳也痛起來了..可是我吃了止痛藥繼續騎..當然就是騎得更慢了..本來痛個1-2天就會好(只是騎車就發作)..可是現在300K都結束20幾天了..我現在走路時或上下樓梯都隱隱約約感覺到痛..尤其是晚上睡覺更是常常痛醒...痛起來還是多休息比較好...= =jordanss wrote:真的假的,腳痛繼續騎...(恕刪)
我也曾有一樣的狀況,但我是左腳,位置差不多,時間是發生在大前年11月從新莊去五分山雷達站回程的時候,天氣開始變冷,再來不信邪,繼續騎,一開始騎會有一點痛,騎個10几分鐘後就不會痛了,但騎了30~40公里後,如果遇到停車要在起動,或慢了要在加速,那個點就會痛到想叫阿媽,還是不信邪,騎到觀音山,凌雲路剛上坡,就回家了,但痛都是發生在騎車,回家上下樓梯會痛,但過2,3天就不會了,想說反正再來是冬天休息一陣子吧,休了半年,再騎還是一樣痛,後來就去中興醫院看復健科,醫生說也看不出有什麼毛病,有可能是因為龍骨中間有神經,騎車可能姿勢不是很正確會有一點彎,久了以後,龍骨中間的一條神經移位,因為騎車時,那條神經已經很靠近骨頭,只要腳膝蓋一用力拉扯,馬上又會踫到骨頭,就會很痛,後來治療很簡單,都沒吃藥,只是一個星期去醫院拉骨頭,一星期2~3次,持續2~3個月,我也很懷疑是不是就這樣子.我不知痛的方式有沒有一樣,綜合了上面的檢討,我目前的狀況是,不敢走太遠,頂多上巴拉卡來回7~80公里,觀音山練練車沒什麼問題,天氣冷不出門,中間休息的時候拉筋再休息,另外我覺得以前騎車時膝蓋2側會往外開的比較多,現在聽車行老板的話,要緊量住中間靠,從上面看,騎車時不會看到鞋子,就這樣子,目前還沒發作,不知會不會有幫助.
我平常其四五十公里沒有問題,有次傻傻的就去騎山路,拉高轉速回來之後左腳膝蓋外側下方就有跟板大一樣的症狀了,上下樓梯超痛,耳後幾次連騎平路超過二十公里左右就開始痛.本來已經痛到受不暸要去看醫生,後來爬文, 排除問題不是車架與座墊高度等,主要自己有測試過如下的方法的對我都有效1.髌骨帶2.騎車前一定要暖身,放鬆患部的肌肉.3.腳不要外八字. 內縮或者略為內八髌骨帶比較沒有用了,2跟3都很方便也有效..
這個是骼脛束的肌腱炎我也有這問題這個問題好發於幾個情況1.休息太久後開始運動時,因為肌腱強度退化導致無法負荷2.熱身不夠,尤其是未拉筋導致肌腱太緊繃 (拉筋是避免運動傷害的好方法)3.過度的重力訓練、一次做太長時間的運動解決方式適度的休息以及吃消炎藥重新開始運動時的前幾週扮烏龜,慢慢將肌肉強度拉上來將熱身時間拉長,並做適度的拉筋動作間歇訓練跟長途路線要做點限制,間歇一週1-2次算多了、長途路線一個月1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