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90%的人都搞錯了單車不能成為主要交通工具, 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硬體設施不足而是台灣人的人生觀都把工作看得很重, 工作時數拉的太長, 根本不懂得放慢生活步調就算路上都沒車, 路面超平坦好了, 以下兩個選項:騎單車花一小時到公司, 然後洗個澡30分鐘後再開始工作騎摩托車20分鐘到公司, 馬上開始工作(或者開始聊天打屁)在歐洲, 有超過一半的人會選前者在台灣, 有1/20的人會選前者就該偷笑了說什麼硬體不足都是屁話, 國人生活步調要從根本改變才是真的就算再開一千條單車道, 照現在的生活步調繼續下去, 單車永遠不可能成為主流, 單車道放著長草而已
樓上90%的人都搞錯了單車不能成為主要交通工具, 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硬體設施不足而是台灣人的人生觀都把工作看得很重, 工作時數拉的太長, 根本不懂得放慢生活步調-----------------------------------------------------------------------------------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想做牛做馬的工作!這兩年來飆漲的房價.再怎麼努力工作.都很難有安身立命之處..也更難放慢生活步調!(台北市的平均房價.已超越紐約.東京.倫敦.::以國民所得計算)(歐洲很多國家有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台灣大部分人的人生觀.就是希望擁有自己的家.正在做牛做馬的工作!
meridian wrote:樓上90%的人都搞錯了單車不能成為主要交通工具, 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硬體設施不足而是台灣人的人生觀都把工作看得很重, 工作時數拉的太長, 根本不懂得放慢生活步調 其實未必跟工作有絕對相關 (但汲汲營營終日如無頭蒼蠅 則多半跟錢有關)而現代人多數不懂放慢生活步調 也是事實有些人沒汽機車 是不想出門的別說單車 連走路當散步都懶像前面車友說的 如果汽油一公升漲價到200元你看路上還能有多少汽機車單車與生活 和我們的環境/硬體都息息相關
一個車友是開汽車修理廠的.....常常幾個朋友約一起夜騎.....約六點多先約在車廠集合可是常常就是到了集合時......有電話說要救車.....或者是他還在修車.....客人緊急要車不能一起騎.......他常說景氣真差......客戶變少也不肯花錢還要求好的服務.....有時晚上十一二點還有人要救車如果在先進國家......不好意思下班了就是下班了......但他說如果不這樣客戶無法維持......真是要過不下去了這位車友真是不懂要慢生活步調.......其實應該說這位車友為什麼要吃飯呢.....不吃飯不養家就可以放慢生活步調結論是放慢生活步調的論點是跟無薪假時可以出去多走走多看看......都是一樣偉大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