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UUY wrote:單位不同但是...賣...(恕刪) 200萬電阻可能只針對一個客戶訂單就打發掉了難不成電子公司一個月就這一張單?200萬對車店一個月服務至少40~100個客人以上才有可能做到這營業額(一次湊4支鐵支,連續4個客人都組50萬的車,這種堪稱神蹟的不在小弟知識範疇內)完全相差數倍的人事服務成本獲利以%來看當然會不能相比較但重點在於電子公司每個月平均至少接一張200萬訂單不難但單車店要每個月平均200萬很難
電子公司 ??您想像的像是股票上市的那種 電子公司以同資本來說, 單車店 vs 元件批發商 (一般小間販售商)小間販售商, 要賣個 500萬業績, 已經算是無敵厲害的. 一般可都只有100萬以內的業績同樣花個一千萬開公司. 電子小公司, 不一定會比較賺. 當然這些千萬資本小販售商, 也多是當年電子盛世時入場.然後黯然退場.市場就是這樣緣起緣滅, 所以我才說, 一成利潤, 就不錯了.強者大們, 看不上一成利潤的生意抱歉我無能力, 也沒經歷過高利潤是我的悲哀嗎? 微利時代這一書不就寫出小市民, 生意難起步的悲哀.另外您指出盤商間的價格不同.但很抱歉, 以消費者的角度 (買一部)美國官方售價報 38萬台灣官方售價報 49萬小的不恥下問, 差價這麼大, 有何原因?我相信, 一定有01網友想理解這, 差距如此誇張的官方報價.我也想找個生意, 暴利, 資本我貸得起.可以賞識小的一個機會嗎? or 指引我們下一個明星產業嗎?
ANDREWA wrote:成功路四段309號"...(恕刪) 東西太少了!我去三次,都沒買到我要的東西1.KOOLSTOP 公路車用剎車皮2.坐墊袋3.薄長袖車衣不是沒看上不喜歡喔,而是店家根本沒貨!再來我就沒再進去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