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對的事就要有魄力去做,但對錯要等20年才知道的話

技術官僚的專業和廉價的意識型態指的是什麼?是在諷刺和您不同看法的的人嗎?可以解釋一下嗎?

當年我只是個國中生(是個有著廉價意識型態的國中生?),輿論曾經使我認為木柵線蓋不起來

只因為他有這麼多您認為微不足道的"小瑕玼"讓我記憶到今天

回頭看看敦化單車道,開版大都說了20年知道結果,何以那麼肯定的說這是"對的事"?

對的政策要的好的規劃才值得人民的肯定,而不是大把銀子撒下去亂幹
我們根本無法預測到20年後的生活型態, 說白一點, 政策的推動與執行, 都有賭注的味道.

舉個例子, 十幾年前推動教改, 大喊廣設大學, 還要各縣市至少都有一所大學存在, 當時不是人人叫好?!
現今呢? 當年有誰能料到少子化威脅如此快速到來? 學校都面臨招不到學生命運?

如同樓主所提當年捷運建設的事一樣.

同樣事情, 我們如何認定, 單車生活型態會在20年後更發揚光大? 還是根本式微?(譬如說氣候變遷造成其他問題)
一樣是個賭注.

政策本來就會隨著整個社會與經濟變動而不時調整. 因為人民的需求不斷在變化, 也不斷受整個世界影響.

是做對的事? 還是把事情做對? 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事情.

20年前政策的推行, 20 年後, 也成為歷史, 歷史本來就是個不斷爭論的事件. 這有很多例子可以看.

看待一個政策的推行與好壞, 還是要多個面相去觀察, 思考.
曾經有一個科學家,發明了使汽車不再爆震的方法
還發明了絕對安全,不燃燒,無毒性的安全噴霧填充劑
他的貢獻,不只二十年,六十年間,人類生活都因他而大大受惠
如今大家都知道,這位在汽油裡加鉛,氟氯碳化物的發明人
就是大氣層殺手,他知道未來的事嗎?能把罪過推到他的頭上嗎?
身後事誰能知?最簡單的,就是回頭去看二三十年前
對二十一世紀生活的預言,有多少準的?
企業政府做的未來預測,別說十年,五年能準就很拼了
無論是政府或個人,都無法預知自己的行為會對未來造成何種影響
如果說現在做條單車道是為了二十年後願景,萬一到時事與願違的話呢?
依照人類預言向來極低的準確率,要做這種賭注嗎?
再說,以台北市這種超高密度的大型都會,要推廣單車
前提就是要減少其他車輛,否則已經超載的道路系統,哪還有空間容納新成員?
有許多不用花錢的方法可以做,偏偏先蓋一條使用率極低的單車道在那裏空空蕩蕩
看在塞車中的人眼裡,要做何感想?
這不用預言,不用二十年來驗證,國外有許多先進城市都已經對自用車輛做出限制
日本買車需要付車位證明、新加坡管制車輛總數、並依車牌控管進城資格
許多城市都有收進城費............有這麼多節能減碳的方法
非但不花錢、而且立竿見影,卻在最壅塞最負荷不了的路段搞這種飛機
這豈不是陷單車族於不義?這種政策品質之良窳,何需二十年來驗證?
人因為無法長生不死 所以短線思考
世間事沒有對錯
只有輪迴 因果循環 報應不爽而已
人生出來混 總是要還的
今天讓白海豚轉彎 不用多久自己的人生也會被強迫轉彎
道理是一致的

Chinghaui wrote:
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論是執政黨或是在野黨都沒辦法看到什麼才是"對的事",
他們只看的到"政治利益"。


+1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