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遇到一位公路車教練
他告訴我 遇到上坡站立踩踏的技巧
騎乘姿勢的調整 跟適當的檔位 騎起來會像在腳踏車上慢跑一樣的輕鬆
看是用跨大步換腳慢的騎法 跟跨小步換腳快的騎法 兩者中找出自己的適合踩踏速度
如果不求速度的話 就利用體重去壓踏板 這樣可以征服很多長坡
我聽完那教練的建議 現在遇到5公里以上的坡 都用他說的方法 站立騎乘 然後緩坡才坐著騎
沒想到意外的輕鬆 站起來騎比坐著騎還輕鬆 除非很抖的坡爆心跳才坐下來
很多人懷疑我的看法 我想是因為下坡車架的角度不適合坐的騎
才覺得爬坡坐著騎比站著騎還累吧!?
如果那教練有在01的話 在這裡再次感謝那位教練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
chunyu1983220 wrote:
重踩 迴轉數沒有哪個是絕對王道
找到最適合自己 最能騎出"效率"的方式才是王道
前提是心肺跟肌力都有一定水準的人才有選擇權
恕刪)
+++++1
個人騎車爬坡經驗是
如果只有一個2-5公里的坡,還是重踩比較好,因為均速才能提高,時間會減少
太注重迴轉速的話,均速會小小的下降,就算每個人的迴轉速都一樣,檔位齒輪比不同,時間就會不同,如果腿力及心肺夠的話,可以把檔位放高一點,畢竟坡只有一個,跟它拼了
如果是超長的坡,重踩跟迴轉速比較一下,交叉找到適合的時速及迴轉速往上爬,這樣才能順利的爬完超長的坡
以上都是個人的經驗,沒事發表一下感言,謝謝
piggy1377 wrote:
+++++1個人騎車...(恕刪)
爬坡我覺得很難一言以蔽之,或是說用一套功夫就要搞定所有的坡。
長坡、短坡、丘陵地、陡坡、緩坡,各種不同的坡度變化都在考驗車手的應變能力。
抽車對付短陡坡是好方法,但要是過了眼前這個彎後面是更陡的坡,就有可能失速了。
而在選擇相同一個坡入彎的方式也是學問,你要從外側?內側?中間?
在一個坡道上什麼時候該加速?要穩速上?要加速上?或是要昇檔開始龜?
我認為問題真的是太多了,爬坡不是"重踩"or"高轉"一句話可以回答的,但是"迴轉"是基本功,不管你要高轉速低轉速或是抽車,都得練迴轉。
(看過環法選手抽車嗎?你看他們站姿迴轉有多漂亮!?整個就是流暢,我就沒辦法那麼流暢 . . . (嫩))
www.cycliving.com
人力引擎和內燃機引擎其實是一樣的,
跑車要跑得快就是要CC數大,扭力大,在這條件下轉速提高才跑的快.
馬力值是靠扭力來計算的,人體也是一樣.
相信每個騎車的人在爬陡坡時也不想用龜龜的迴轉速在騎,問題就是肌力不夠,力不從心.
而人體和機械不同的地方在於人體爆發力/肌力強的人常常迴轉速不好維持...
也可以說是爆發力夠的人常常肌耐力不夠...反之亦同
其實人力引擎也是有分高轉性或是低轉特性的.
有些人很適合高迴轉速也可以撐很久,但是爬坡就會差了一點.
有些人很適合爬坡可是在平地上速度就不好維持.
該怎麼騎車也是要因人而異,你的肺活量,心跳再考量下去的話,每個人都適合高迴轉速撐完全程???
我還是一句話,先認識自己再決定自己的騎車方式,
每個人都有強與弱的地方,善用強處再加強弱點才能快樂健康的騎車.
若是個人賽的話有些人在平地慢一點但是在爬坡就可以追回來...以時間來算並無優劣
有人也提到為何一些年紀大的長輩騎車也能這麼快.
只靠迴轉速嗎?.....想得太淺了.
那只是那些長輩比你更能善用他自身的肌肉群和節奏而已,也就是俗稱的"眉角"
舉個簡單的例子:
同樣一包50公斤的水泥,一些年近半百的由地面扛起一氣呵成看似輕鬆...那年輕人扛起來為何感覺很吃力?
年輕人的臂力比較差嗎?...當然不是,只是老人家比較會善用全身的力量罷了.
長時間練車的人也很會掌握自己的節奏,在同一路線往往也可以騎的比生手快...道理是一樣的
如果同時也有練過武術的應該更能體會我上述的看法...
並非駁斥迴轉速的理論,而是強調"因人而異"的騎車方式..."重踩還是迴轉"都是對的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