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40407 wrote:
我熟識的車友他們的愛車是兩極化,就一般道路騎行的如以登山車為例差不多在一萬到三萬之間,騎公路車的差不多在五到十萬之間,他們都很努力把車騎出價值來,這個價位的登山車或公路車就運動的效能而言已經很足夠了,耐用,順暢,在山林間或公路上奔馳充份享受騎單車的樂趣。另一種車友他們的愛車大概車架就要十萬起跳,他們騎得更兇(AM或D.H車種),也有管道拿到低於市面售價的零件。我把十幾萬的單避登山車借給手中一到三萬登山車的朋友騎,一騎他們就表示順暢度加速性等等差很多,有的就乾脆拒絕試騎怕受不了去換車(後來也去昇級同等級零件)。因為我這些車友都是上班族,卅到四十多歲,多半是單車熱時才開始騎車,一開始也是覺得怎麼會有人花十幾或數十萬去買一輛單車來騎?至於如我單車熱前就開始騎單車的朋友,很抱歉地說十萬或數十萬的車也差不多是我們會去買的車。
我相信在台灣 大部分會買高級車的人都不是選手 都是休閒騎的 真的需要買這麼貴?
針對您這句話我解釋一下,我是有見過十分富有的夫妻騎著要價至少廿萬起跳的XC越野車到處晃,也好幾次在休息的地方見到騎著卅多萬的單車車主在發表他對他愛車的騎行感想。一般道路上見到十分昂貴的單車其實也不容易,也許人家是練車的途中被你看到,當然也有只是真的錢多買輛好車騎騎單車道炫燿一下。雖然絕大多數買高級車的人都不是選手,但我接觸到的絕大多數擁有高級車的人可不是休閒騎的。就以我公路車及登車越野車都有接觸的經驗,首先我沒有在休閒騎,如果公路車出門必定是上百公里才會回來,我那些騎公路車的朋友也是如此。途中有爬坡下坡有平路加速再定速巡航,那麼在需要經常奱換檔位或保持貫性速度時我的變速系統及輪組就必須要到一個等級(如果只是休閒騎...說真的可以轉得動煞得住也夠我用了),甚至爬坡比較多的路線我連坐墊輪組也會更換。至於登山越野車要殺地形的從車架、避震器、煞車、輪組、內外胎...就不是可以轉得動或避震器會伸縮就可以....。如果版主在公路上看到數輛公路車成一排間歇輪車 均速卅四十公里地巡航,或在爬坡段奮力抽車爬坡...說真的他們的車再貴我都很為這些名車慶幸有了發揮它們性能的好車主。至於十數萬或數十萬的登山越野車一般路上更難見到(如果你認為在馬路或單車道見到的那算貴的話),但如果到特定的越野林道,那才是大開見界。為什麼一定要買那麼貴的單車,用那麼貴的零組件.....就以上班族愛玩車的想法
,我們不吃喝嫖賭,房子車子也不缺(辛苦工作再加不亂花錢)剛好又喜歡玩單車,在家又乖老婆子孩又顧好,雖然單車把它操得很兇,但即使只是休閒騎,買輛貴得半死的單車說真的也是剛好而已呀!而玩地形,用一定等級以上的零件...車子就是要那麼貴。
青少年辨識事情該不該做的能力比大人低很多 我覺得有些勸拜可能是玩笑 聊天這點...我不會跟青少年提這些,因為那真的很花錢,倒是對想升級換車的朋友會勸一下車不用買到頂但一定要買到夠用。東西就是這樣,如果對一個人的生活有重大的意義,一個月入三萬的人他會甘願省吃檢用死省活省買輛好車來用,但郭先生都有私人飛机了,他也不過買了輛不到一萬的單車在騎呀!
內文搜尋

X